本報記者謝嵐 見習記者梁傲男
中秋佳節將至,“月餅大戰”已經上演。記者觀察到,商家通過不斷改良與創新傳統月餅,不僅保留了中秋佳節的經典韻味,更融入了現代元素,使這一傳統節日的氛圍變得更加多元化、時尚化。各式口味的月餅也已搶占了電商平臺熱銷榜。
9月8日,記者走訪盒馬鮮生門店時,一進門就被顯眼的現烤月餅專區吸引,各式口味琳瑯滿目。既有傳統經典口味,還有豆沙松子陳皮、黑松露牛肉、蟹粉鮮肉等創新口味。
《2024中國月餅行業市場趨勢》報告顯示,在銷售渠道方面,傳統商超、連鎖經營、經銷商及團購等仍是主流;線上市場啟動較早且銷售渠道眾多,仍處于高速增長期,銷售額占比將進一步擴大。2024年中秋節月餅市場將出現銷售期短、市場集中、短期量大的常態化特征。
“截至9月8日,不同地域間的購買表現區別初顯。江浙地區依然是鮮肉月餅的‘統治區’,還有梅干菜、叉燒、蘿卜絲火腿、酸豆角甚至泡菜等種類。”叮咚買菜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中秋節月餅的銷量整體同比去年至少可以增長30%。
本來生活平臺方面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中秋季,“月餅+”文創定制需求旺盛。其自有品牌“糕上有點”月餅推出10大禮盒系列,超70款口味排列組合,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多價位的選擇。
據星巴克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今年首次推出港式月餅禮盒系列,有香滑奶黃、濃醇巧克力風味咖啡月餅兩款口味登場。此外,今年中秋季還推出金烘香草風味咖啡巴旦木月餅、奶黃松仁芝士月餅、桂花風味蘋果西柚月餅等口味。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月餅市場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甜咸口味,而是大膽嘗試新奇的搭配,如榴蓮、黑松露、燕窩等高端食材的融入,豐富了月餅的風味層次,拓寬了月餅的消費群體,也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現有18800余家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含“月餅”,其中超八成是個體工商戶。不過,2024年1月份至8月份,新增注冊相關企業320余家,與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
可見,月餅賽道激烈競爭之下,仍吸引眾多企業爭相入局。記者梳理月餅企業財報了解到,月餅市場的毛利率可觀,高達50%至60%,而制作工藝相對簡單,其中的創新空間和市場細分領域廣闊,對于企業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利潤增長點。例如,2023年廣州酒家月餅業務營收16.69億元,占總營收比重達到34%,毛利率則為52.49%。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表示,當前月餅品牌數量增加,市場集中度逐漸降低,是市場競爭加劇的直接體現,也預示著月餅市場正煥發活力。在此背景下,品牌需敏銳捕捉市場脈搏,推出既符合消費者口味又引領潮流的新產品。同時,加強品牌文化建設,通過文化底蘊和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優化營銷策略同樣至關重要,品牌應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營銷手段,精準觸達并吸引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中國月餅市場的主流價格區間穩定在150元左右,消費者對于既追求高品質又注重性價比的“質”價比需求日益增強。這一趨勢促使月餅市場加速向高品質、大品牌方向靠攏。
除了月餅外,大閘蟹等與中秋節、秋季等時令相關的商品銷量也呈現增長趨勢,進一步豐富了中秋消費市場。記者了解到,9月5日,淘寶百億補貼“99百億盛典”開賣,一分鐘內,陽澄湖產區、固城湖、興化、溱湖等五大核心湖區大閘蟹“全家桶”全線賣空,商家連夜補貨上千件。
叮咚買菜方面也對記者表示,中秋節前一周,黃河口鹽田大閘蟹的銷量環比增長超4倍,臨近中秋節的增速更為明顯。預計今年中秋三天假期,黃河口和新疆等產地大閘蟹共計能銷售出約40萬只,創銷售新高。
中秋消費市場的熱鬧景象,不僅映照出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也展現出中國消費市場穩健前行的步伐。市場的每一次細微進展,都是對傳統文化與創新思維的融合,穩步推動著整個行業向更加成熟、多元的方向發展。
(編輯 上官夢露)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