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我非常榮幸代表恒天然參加這次論壇,與在座的各位嘉賓共同探討企業如何結合自身業務的健康發展助力中國乳業及區域可持續發展這樣一個話題。在展開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先向各位簡單地介紹一下恒天然的具體的情況。恒天然采用合作社模式——由約10,500名新西蘭奶農共同擁有,奶農向恒天然提供牛奶。恒天然也是新西蘭最大的企業,占新西蘭出口總額的25%,出口約85%的新西蘭牛奶。迄今為止,恒天然在中國投資了10億領地,在河北、山西投資建立了兩個自然的牧場群,目前擁有6萬頭奶牛,每年生產3.5億噸鮮牛奶。我們致力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的中國牧場,引入了新西蘭的食品安全生產質量系統,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乳液。42:20??2017年恒天然再度獲得(英文)三級認證,同時在各項指標中都獲得最高評分,成為國內首個獲得三級認證的牧場。
恒天然大中華區政府事務副總裁 韓勵
一直以來,恒天然致力于成為中國乳業的一部分,不但為中國客戶及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乳品,更身體力行,推動乳業可持續發展,回報中國社會。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及農業部相對出臺一些方案,就是秉承綠色發展和共贏共享的基礎原則,深入開展了資源化利用的行動。在此背景下,恒天然今年8月份正式啟動了中國牧場的生態項目,將肥水還田和資源利用解決方案有效結合,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
作為在中國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生態項目主要依托于恒天然在河北牧場區和山西牧場區展開,實現循環經濟的種養結合模式,從而搭建出可持續的生態系統,致力于企業、社區和環境的協同發展,推進利益共享的產品格局,必將實現多方共贏。在這里我帶給大家一個小視頻,我想讓大家直觀地了解一下我們為什么叫生態共贏,這是什么樣的。
(播放視頻)
通過視頻了解到,在項目合作過程中,我們和當地的農戶合作,糞肥在使用過程中,還要為牧戶進行指導,保證產量和質量。同時我們往往沼液池,因地制宜推動一個模式。通過將牧場糞肥轉化成有機肥,建立肥水還田的系統,提供有機肥,今年我們也參與這場簽訂合同。在當地的項目,我們也完成了整個畜牧業從原料采購、養殖生產、資源化的利用和整個生產的閉環系統,由畜牧業的可持續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的發展,有效擴大了經濟的效益,也發展了更有深度的資源化產業。當然,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說,生態共贏項目實現的循環產業閉環可以有效降低牧場的運營成本,促進牧場健康有序的發展,我們應該給當地的政府、社區,以及產業鏈各方面的合作,為彼此構建出一個更加有深度的溝通的橋梁,為日后企業在當地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體來說,生態共贏項目可以從多方面給社會帶來效益,影響和作用非常積極。根據我們恒天然試驗田第一年的實驗數據顯示,由肥水還田種植出的青儲可以供應37%。半年內的市場可以有40%的液體的分布,鹽堿地的技術完成合作方,100度的鹽堿地的低度持續改良。由此可見2018年生態共贏的項目試點取得成效。2019年恒天然將全面推廣種養結合,力圖2020年實現恒天然中國牧場的100%的資源化利用。廢棄物確保清楚,當地采購,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合作方建立一家緊密合作的關系。恒天然計劃通過建立灌溉社會完善的試驗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減少化肥使用量,持續關注環保,為各方所創造正面的影響,促進和實現當地的循環經濟。目前,我們恒天然已經和山西大戶合作,改良鹽堿地。在河北的域田也是種植青儲、水稻和小麥,實行種養結合。同時,恒天然還計劃展開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設。
今天這個可以多講幾句,剛才有一個視頻里面講到蔬菜西紅柿的大棚,我們經過這個肥水的試驗以后,當地的農民講西紅柿的口感非常好,當地的人非常開心。我們不光希望通過生態共贏這個項目,真正實現踐行我們在作為企業本身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也希望把它作為一個模本,和乳液的同行以及其他合作方共同提供這樣一個經驗和參考,為中國乳業以及當地的經濟社區生態環境發展提供一個可以循環的經濟模式,幫助消費者健康生活。未來恒天然可能將繼續努力助力中國乳業及經濟可持續發展。
最后,恒天然與自然共贏,我非常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大家。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