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余勝良
河南暴雨形成天災,令無數國民揪心。盡管是天災,也提示國人,城市防洪體系是否應該升級以提高對抗能力,畢竟城市吸納雨水能力不足,面積越大積水越多,近年大城市洪災屢次發生應該引起警惕。
傳統社會有一套自己的抗洪體系,主要是靠星羅棋布的池塘。在鄉村,田野里都有小型池塘,隔上一段距離,還會有一個面積較大的池塘,一些低洼地帶還會形成天然湖泊。
首先,土壤裸露在外,自身會吸納一部分雨水,就相當于海綿一樣,土壤吸納水分能力很強,這一點抗旱灌溉者會很有體會,如果土地干涸,相當一部分水會順著地縫消失在深處。大多數雨水都能靠土地吸納,土地無法吸納的部分,會順著溝渠流到池塘,這基本上已經解決了大多數問題。這些池塘就相當于細胞,池塘很少有滿的時候。與此同時,雨水還會順著溝渠匯入河流,流向其他地方。
如果雨水過大,傳統上鄉村也會是一片澤國,如果積水時間長了就會形成鹽堿地,有些低洼地帶,因為長期積水無法種植莊稼。
傳統上,這些區域很少有人生活,人們生活很分散,就是有洪災造成影響也不大。大規模的洪災主要是河流決口。
城市排水系統和傳統社會完全不同,城市裸露土壤較少,花草地帶也總是澆灌得很充分,很難靠土地自然吸收,經常是下多少雨,就積累在地表,城市也很少有湖泊,無法靠湖泊蓄水,城市倒是有排水系統,但幾乎只有這一種防洪手段,對排水系統的依賴就非常大。
城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規模非常大,特別是超大型城市,裸露地表面積越大,積累的雨水越多,一個占地面積100平方公里面積的小城市,和一個10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相比,同樣的降水量,后者的難度和壓力要高很多,這主要是因為雨水會向著低洼地帶流去,給低洼地帶帶來的壓力就會非常之大,聚集起來的雨水會漂起汽車,沖毀路橋。這也就是為什么往往是大城市容易出現洪澇災害,小城市洪水相對容易排出。小城市出現洪澇災害,往往是因為處在更大范圍的排水處。
在大城市里,不同區域位置的居民,對洪水的感知非常不同。因為一部分住在高處,一部分在低位,可能百分之九十區域沒有問題,但是這些雨水聚集在百分之十的區域,就會形成大災難。按照自然規律,這么大規模的城市,應該有很多池塘湖泊容納雨水,但是城市建設沒有挖掘池塘的習慣,即使有湖泊也作為景觀,缺少容納能力。
現在人們為了更多收入、更高質量的生活,紛紛涌向城市,在城市里占用更少自然資源,享受更多公共服務,使得城市規模越來越大。
但與此同時,如果不好好解決城市規模擴張帶來的伴生問題,就好像主動聚集起來,給了自然災害一次團滅的機會。大城市對抗洪的要求,應該幾何級上升,不能只顧眼前,目光應該更為長遠。
城市投資有一個經濟賬,希望追求單位投資收益最大化,年年能用到的排洪設施,看起來利用效率就很高,但能否拓展思維,建一些一百年都用不上,但用上一次就能保障這個城市居民安然無恙的設施。何況誰又能保證,所謂百年一遇,就真的是一百年才發生一次。
這就要求城市建設超級排水系統,不要局限于小修小改,還要建雨水超級容納體,現在長江黃河主流已建得相當好,關鍵是小江小河和城市。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