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19個行業之間的起薪存在差異,平均月起薪最高的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為5386元;其次為金融業,起薪5098元;而制造業屈居第11位,僅為3859元。
不同行業就業比例也有差異,金融業就業比例從2009年的6.3%上升至2015年的15.2%,2017年仍穩居第一;制造業就業比例明顯下降,從2009年的18.2%下降至2015年的10.4%,6年間下降了7.8個百分點,之后略有上升,2017年為11.2%。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按行業分,平均工資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比由1990年的1.76∶1上升到2016年的3.64∶1,行業收入差距逐漸成為影響居民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因素。高校畢業生就業行業起薪差距,是全社會就業行情的一個折射,畢業生在IT業和金融業的起薪,分別比制造業的起薪高出11.3%和7.3%,看似不大,但反映出的問題應該引起警覺。
我國經濟發展目前仍處于工業化階段,以制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不僅是就業規模增長幅度最大的產業,而中國制造要向中國創造轉型,實現新崛起,亟待千千萬萬的高校畢業生的加盟,需要更多的具有豐富知識儲備的技術人才。目前我們制造業不獨在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頂級光刻機方面存在落后,許多領域的核心技術仍未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制造業的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更需要更多的技術工匠的踏實苦干。
數據表明,我國就業人員是7.76億人,技術工人有1.65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僅有4700多萬人,按理說,高校制造業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可這些年來,制造業從業人者的相對收入大大低于一些熱門行業,不能不說是令人遺憾的事實,這種現象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約束,它向全社會發出了一個警訊。除了收入相對低之外,當前制造業提供的適合畢業生就業的崗位也顯得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應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傳統制造業,創造更多適合畢業生就業的第二產業就業崗位。
造成制造業崗位起薪較低、崗位相對不足的原因,與這些年虛擬經濟和實業經濟之間發展失衡有著直接關系。所以,要從遏制虛擬經濟畸形發展,創造實體經濟發展有利環境著手,盡早改變當下制造業行業薪資不具備吸引力的不利狀況。通過完善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大學生投身于制造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產業競爭力,才能在國際競爭中扭轉被動局面。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