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的美聯儲議息會議聲明再次承諾將利用“全方位工具”支撐經濟,并維持每月購債規模不變,但是目前美國疫情失控決定了其經濟難以僅僅依靠“放水”走出困境。歐盟則在防疫進程中不忘推進財政一體化,近日終于達成了歐盟抗疫復蘇基金計劃,此舉或將成為歐元區金融資產走勢轉折點,下半年歐、美金融市場走勢或將分化。由于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保持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國家,伴隨著經濟平穩復蘇,中國未來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將日益增強,海外資金將愈發青睞中國市場。
7月份的美聯儲議息會議如市場預期保持了聯邦基金基準利率不變,雖然聲明再次承諾將利用“全方位工具”支撐經濟,并維持每月購債規模不變,但對沖到期后美聯儲報表規模平穩中趨向收縮趨勢不變。更為重要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調了財政的作用,并敦促政府的額外援助。財政政策應發揮更大作用,也是當前海外經濟思想界對當前貨幣“獨撐”經濟實踐的反思。
其實,縱使美聯儲的空前擴張行為讓美國股市再度走牛,但美股長期牛市基礎并不牢固。一是美聯儲再度放水的空間有限。美聯儲依靠資產實現擴張,這意味著美國“放水”是建立在美國財政赤字增長的基礎上的。因此,美聯儲能否無限放水的問題,就變成了美國國債能否無限擴張的問題。美聯儲要繼續擴表,繼續增持國債,勢必要求美國財政部加大國債的供應,否則必然給金融市場造成沖擊,而美國財政受赤字限額所限,難以再有大規模的擴張。二是美元的強勢地位受到沖擊。當前美國的貨幣乘數相對穩定,美聯儲若再創紀錄地進行規模擴張,自然使美國全社會的廣義流動性劇增。當前美元雖然仍能勉強維持強勢,實際上這是由于西方其他經濟體陷入負利率或處負利率邊緣狀況下的比對反映,伴隨未來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美元地位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三是“放水”加劇資金“脫實向虛”。在疫情失控的情況下,2020年美聯儲的超級放水工程,讓美國經濟“兩張皮”現象更加突出,即實體經濟的快速下行和金融市場的迅速繁榮。由于擴張的流動性并沒有被用于真實投資,而是被企業用于修復了資產負債表,結果就是美國企業債務規模快速下降,雖然提高了企業財務穩健性,但卻意味著企業投資意愿下降,經濟發展動能面臨不足。依靠放水帶來的市場繁榮也隱含著風險的上行。
在歐洲,目前歐元區統一貨幣帶來的通用利率錯誤已得到修正,歐洲在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正在不斷推進。歐盟執委會于2020年5月推出了高達7500億歐元的抗疫復蘇計劃,并在7月份獲得通過后,市場普遍對此表現出了歡迎態度,認為這將是歐元區金融資產的轉折點,歐債危機之后令市場憂慮的歐元存續危機,實際上已基本化解。
歐債危機的市場根源在于,歐元成立后采用統一貨幣國家的借貸利率,無差別化的趨于一致,沒有體現不同國家間信用差異和風險不同。由于國際投資者對主權信用安全性的過分“迷信”,歐洲在推出歐元后,加入統一貨幣區的各主權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借貸利率都相等。而當歐債危機被引爆后,歐元區經濟體各主權政府間的債券利率差急劇擴大,導致了歐洲金融體系的失衡,經過歐洲央行、歐盟及各國政府的努力,2016年后財政弱國畸高的利率開始下降,各國間主權債務利差在2019年后漸趨穩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雖然歐元區主權債務間利差又重新擴大,但擴張有限,利差區間的擴大并沒有改變自2019年以來的穩定態勢,表明歐洲金融體系穩定。從實際表現看,歐洲金融市場雖然因股市導致波動性上升,但整體表現平穩。
2020年歐洲疫情雖然也很嚴重,但并沒有引發歐元區的大放水,歐洲央行為應對疫情沖擊也只采取了有限擴張的措施,因而金融市場波動性并無擴大基礎。展望未來,歐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將是大概率事件,歐美金融市場走勢或將出現分化。
在當今國際經濟和金融領域,對國際資本吸引競爭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國際貿易。由于各國政府對疫情應對措施差異,所帶來的經濟復蘇節奏的不同,決定了世界經濟運行現狀態和未來前景。由于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經濟平穩復蘇的態勢未來仍將延續。伴隨著上半年經濟運行狀態揭曉,中國除了亮麗的經濟數據外,海外資本延續流入也是一大亮點。在7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外管局表示,上半年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合計729億美元。
目前,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系中唯一仍實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國家,使中外之間的利差再度擴大。其中,中美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差由年初的122BP,擴展到了6月末的216BP。雖然各國均以貨幣擴張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但各國間的貨幣擴張力度差異加大。主要經濟體中,美國、巴西擴張最為猛烈,英國、南非次之,日本最為平和。雖然同為貨幣擴張,各國國內利率市場受到的影響卻并不一樣。各國間利率走勢的方向差異,反映了以下事實:已實行負利率的歐洲在努力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美國則有著滑入負利率的傾向,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則有著較為充足的正常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因此,未來中國和歐美等西方主要經濟體間利差的持續存在,將使得中國市場成為海外資金的共同目的地。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學術專家、研究員)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