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
今天下午,全國兩會將落下帷幕。
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如果說兩會前民間尚存在一些疑問和期待,那么現在可以說,兩會用全面詳實的數據、務實誠懇的態度和高度凝聚的共識回答了疑問,更用政府和企業間默契的雙向互動,回應了市場主體的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說:不同時期破解不同的難題,要不斷去探索,不斷去奮斗,不斷去克服困難,走上新的發展道路。
李克強總理23日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參加《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時的表態,與習總書記的話相呼應:“過去我們強調,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保民生,現在反過來說,保住就業、保住民生就能穩增長。這是我們正在探索的一條新路子。”
在這條總理提及的新路子里,有觀察中國經濟未來圖景的焦點。
“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很直接。兩會重頭報告——提交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高頻詞列表,發展、企業、就業位居前列。如果把他們串聯起來,中國經濟發展邏輯線清晰可辨——企業活,就業穩。企業強,則中國經濟之高質量發展可無憂矣。
因此,兩會內外,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政策力度空前、種類繁多就不難理解。
粗略一捋,給予企業的直接支持政策,至少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直接給企業減負。在前幾年連續減降的基礎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0年新增減稅降負5000億元,總量將超過2.5萬億元,力度超過以往。據人社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忠在5月26日接受人民網線上訪談時介紹說,截至4月底,僅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單位繳費這一政策,就減免企業繳費3402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被減免的額度是2696億元,占整個受益面的80%。預計上半年總共減免額度將超6000億元。截至4月底,已經為345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補貼465億元等。
其次是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比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5月25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已經實施的“直達系”貨幣政策工具給出了解釋,并標注了進度:一是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二是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1.5萬億元;三是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也有新進展。25日來自銀保監會官網的信息顯示,銀保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的通知》,對信貸、助貸、增信和考核環節收費行為及收費管理作了規范。
再次,是大力促消費提供大量商業機會。
5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給出了未來促進消費的5大重要領域:大力推動商品消費優化升級、全面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加快培育新型消費、積極擴大綠色健康節能環保消費、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網絡布局建設等。不難想見,在跨度如此之大的領域中,大中小微各類型企業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機會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此外,“限期清償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也被《政府工作報告》提及。還有擴大有效投資,主要用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并明確要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等。
在為企業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方面,也有重磅措施。
對產權的保護、對合法經營企業家的保護是良好市場環境的重要一極。
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待審議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表態堅決:“堅持各類市場主體一律平等,不論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一視同仁。堅持以發展眼光看待處理民營企業和企業家過去經營中的不規范行為,依法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堅持全錯全糾,部分錯部分糾,錯到哪里糾到哪里。”周強院長同時還給出了知識產權保護和破產制度保護的例證——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我國已經成為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周期最短的國家之一。而在破產制度的保護方面,則用破產保護讓482家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走出困境,幫助10.8萬名員工保住就業崗位。
同時,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待審議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做出表述:堅持依法保障企業權益與促進守法合規經營并重,對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同等對待、平等保護。對1971名依法可不繼續羈押的民營企業負責人建議辦案機關取保候審;對既未撤案又未移送審查起訴、長期擱置的“掛案”組織專項清理,排查出2687件,已督促結案1181件。
干貨滿滿的政策支持,贏得了企業的熱烈反應。最有誠意的表達,就是企業家們在全國兩會期間明確宣布招聘名額。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提到,蘇寧推出3萬人的招聘需求。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提出,今年新希望集團將會新增2萬人就業。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堅持不減員、不裁員,今年還要招5000名大學生。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透露,截至5月份,格蘭仕實際招收大學生超3200名。
不難看出,兩會期間這一場政府和企業間有來有往的唱和,是市場主體信心充電滿格的過程,是2020年兩會的精彩樂章,更是即將開啟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演習!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