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全面的制度創新可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時,既有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又有市場競爭的充分性,來解決資源配置的效率和發展的公平,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從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這是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偉日前在北京大學“2019中國公共財政論壇”上所作的表示。
劉偉表示,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與西方自由市場政策有很大不同,中國經濟市場宏觀政策比較豐富,有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其中,供給管理主要是針對生產者,需求管理針對消費者,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恰恰出現了特殊情況,即雙重風險并存,此時,需求管理有了局限性,既不敢擴張也不敢緊縮,因此,只能從供給管理入手。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兼顧得益于基本經濟制度,做不到這點宏觀調控方式就不同。
中國宏觀政策中的工作基調是穩中求進,“穩”是經濟增長呈現出穩定性,增長指標、就業指標、通脹指標還有一系列開放性的其他指標等,要避免大起大落。劉偉認為,除了“穩”還不行,窗口打開了不深入就會關閉的,還要穩中求進。“進”是什么呢?就是要深化改革,解決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包括經濟改革、政治改革、法制建設,甚至包括思想聚焦文化,聚焦到現代化進步的方向上來。
他指出,通過解決深層次結構性矛盾,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問題。“‘中等收入陷阱’背后有個很深的原因,即市場不起作用,資源配置不受市場競爭的推動。”權利集中在政府,企業要想獲得機會不能通過公平市場競爭獲得,要搞政府談判,企業和政府官員談判最主要的能力和手段就是尋租,就使得資源配置脫離了市場競爭,沒有市場競爭效率。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劉偉說,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定要面對這個問題,“中等收入陷阱”終歸是要跨越過去的,但朝著什么方向發展,怎么跨越過去?便是要全面的制度創新、全面戰略布局,從經濟、法律、社會、政治四個方面走中國特色的制度創新,既有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又有市場競爭的充分性,來解決資源配置的效率和發展的公平,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
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完善,對于保證中國的經濟高速持續健康發展和增長過程中的穩定性、協調性,創造了深厚的制度基礎。
(編輯 才山丹)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09:58 | 引導會計師事務所重視審計質量 中... |
09:57 | 光啟技術產能釋放周期開啟 一季度... |
09:56 | 洪通燃氣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5... |
09:55 | 天融信推進智算云業務 一體機有望... |
09:55 | 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 |
09:46 | 萬里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15%... |
09:46 | 矽電股份2024年業績保持穩健 擬每1... |
09:45 | 寶馨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 |
09:44 | ?恒逸石化擬注銷約6370.38萬股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