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評價中國金融進步的標準是什么?”近日,在“2019貨幣金融圓桌會議暨蘇寧金融研究院四周年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提出“靈魂一問”。
吳曉球認為,評價中國金融進步的標準有三個。第一是金融的演進、提升。評價一個政策,一種技術,一個制度安排的對錯,要看它是否推動了我國金融功能的升級。“目前,中國的金融市場有了很大進步,金融體系已經由之前的融資為主,正在走向融資和財務管理并重的時代。”
第二個標準是金融的效率和安全。如果一種金融創新的效率提高,可以大幅度覆蓋風險,就要充分的肯定。他認為,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是聰明的,會權衡風險和收益。但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必須是真實的。所以,要強制性地讓企業披露真實信息,讓投資者獲得合理的回報。
第三個標準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體現了公平的原則,是有邏輯生命力的。普惠金融重點在普,“普是權利,惠是可能”,“惠”作為重點就脫離了初衷。
IMI顧問委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在論壇上分析了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視野下發展的三個階段。他認為,第一個階段解決了什么樣的新技術可以促進普惠金融實現;第二個階段解決了是什么樣的制度、規則、系統,可以促進普惠金融的實踐;第三個階段解決了當普惠金融成為一個初心的時候,怎樣使金融科技得到普遍應用。
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江蘇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黃金老在論壇上表示,沒有金融科技,做不成或做不好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普的背后對應海量客戶,要找到低成本服務海量用戶的辦法,如果沒有基于數據的精準營銷,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從風控的角度講,金融機構和海量客戶是不見面的,天南海北,必須要利用生物特征等新技術進行用戶識別,做好用戶KYC。
惠是指要惠及用戶,要把價格及費用降下來,需要金融機構降低綜合成本(獲客成本、運營成本、風險成本、資金成本等),這離不開人工智能、云服務等金融科技的進步。“科技,或數據,使金融變得更簡單。”
會議當日,蘇寧金融研究院(SIF)與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逐步建立“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一攬子戰略合作機制。
(編輯 孫倩)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