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諾貝爾獎投入的關注,在世界上可能數一數二,人們關注自然科學類獎項,是希望看到中國在基礎科學上突破的信息。經濟學獎不像文學獎那樣充滿爭議,也沒有自然科學獎那樣硬核,但人們仍然希望中國在這方面有所斬獲。客觀地講,盡管中國經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經濟學獎仍可能離我們十分遙遠,這個判斷似乎有點令人失望,但并非毫無根據。
經濟學獎授予對象是那些在基礎理論、分析方法上取得突破的人,從過往情況看,獲獎者有的是把整個微觀經濟理論發展成一個數理體系,有的是發明了GDP核算方法,有的是將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拓展到婚姻、生育、教育等領域,有的是建立了博弈行為的最基礎模型。
這些理論或方法有用嗎?有的非常有用,例如,沒有GDP核算方法,我們的宏觀經濟管理肯定會相當困難;有些理論的作用則非常間接,甚至作用不明,它只是增加了人們對某種經濟現象、人類行為的理解,比如,效率市場假設改善了人們對金融市場的理解,但它能直接拿來指導投資嗎?很難!相對來說,今年得獎的理論似乎不宏大、哲學味兒不足,但可能更接地氣一點,對實際的用處可能反而大一些。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這個特點,恰好是中國經濟學的弱點,中國經濟學領域的力量主要投入到了應用,甚至是直接的政策應用,基礎理論、基礎方法上分配到的資源太少,人們提到“學院派”三個字時還帶有一點貶義,這固然與現今環境有關,但恐怕更多反映了“學以致用”這一文化傳統。
改革開放以來,現代經濟學理論大多數都已引進到了中國,給了我們巨大的啟發。有些理論和工具普適性較好,對我們制定政策幫助非常大,也有一些理論產生的環境與我們差異較大,實用性差一些,但不論合不合用,我們似乎更熱衷于“用”,對發明新工具的熱情并不高。所以,針對基本認知突破和基本工具發明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可預見時間內難與中國結緣。
目前國內影響力最大的是孫冶方經濟學獎,其宗旨是“關注中國經濟社會的演進,推動經濟理論的創新……”,但其歷屆得獎作品多側重于分析、解釋一些具體領域的問題,得獎作品也有理論水平,但大多數是經驗歸納層面的理論,而諾獎理論大多不為解決哪國的哪個具體問題,感覺兩者不是一回事。回溯看,孫冶方獎論文著作很多時過境遷后讓人感到陌生,也就是說失去了價值,不像諾獎那樣,不管殿堂后來做得多么漂亮,你總能在墻上找到某年出產的那塊磚。
讓一切優秀成果為我所用,是應有的態度,也很節省成本,但如果在最基本問題的理解方面,我們也能作一份貢獻,就更好了。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