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卓泳
港珠澳大橋恢弘壯麗,橋面上的和風細雨和凜凜北風在四季中輪回轉換,橋底下滔滔海水濁浪翻滾,一晃14年,伶仃洋已被跨越,粵港澳三地終于在珠江口“牽手”,開啟港澳與珠江西岸互聯互通的新篇章。
從2009年大橋開始動工至今,這個“超級工程”的建設可謂坎坷,曾數次因種種問題遭遇暫停工期,并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無數的期待中也夾雜著不少質疑。且先不討論這筆上千億的投資究竟能否物盡其用,從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來看,港珠澳大橋確實有存在的必要。作為全球知名的幾大灣區之一,美國舊金山灣區就有七座橋,但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真正把粵東西兩岸連接起來的只有虎門大橋,在建的還有深中通道和虎門二橋,但對于粵港澳三地這么大的經濟體量來說,這幾座橋顯然不夠。從長遠來看,建設港珠澳大橋的規劃極有遠見,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縱深推進,未來這個地方一定會有更大的交通需求。
大橋的經濟效益是被質疑最多的。但是,我們也看到,關于大橋如何便利使用者、基本配額制度如何調整、港澳之間的車輛備案如何簡化,三地政府也在合力優化,當然,大橋畢竟仍未真正投入使用,未來會出現哪些更具體的問題或許還無法一一預測,這始終考驗的是三地政府合作的智慧、相互之間利益的妥協、包容和開放的心態,以及更加長遠的眼光。千億大橋投資是否物有所值,或許還不宜過早作出判斷,一切都有待時間的檢驗。
最后,現在討論港珠澳大橋能否撬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可能還為時尚早?;浉郯拇鬄硡^需要科學規劃,這意味著必須把涉及的眾多城市看做一個整體去統籌規劃,而不是各人自掃門前雪,港珠澳大橋目前只是一個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有了這個橋梁就有了更多的可能,但這幾個城市之間的生產要素是否能夠相互流動,則取決于更多的綜合因素。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