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釗
隨著2024年年報的漸次披露,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選擇在年報中發布“致投資者的一封信”或“董事長致辭”,借此講述企業戰略愿景,分享管理層思考的點滴,甚至直言公司面臨的經營挑戰。
通常而言,年報中的財務數據和業務信息較為專業和復雜,部分普通投資者可能難以完全理解。通過“致投資者的一封信”或“董事長致辭”的形式,用真摯誠懇、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投資者解釋公司的經營狀況、發展戰略等,可以向投資者傳遞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讓投資者感受到數據背后的“溫度”,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了解和信任。
比如,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礦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均在致辭中提及要通過AI賦能公司業務發展,并強調要積極應對變革。在中國平安2024年年度報告中,其董事長馬明哲在致辭中表示:“非為如何應對變革,而是成為變革本身;非求在浪潮中生存,而要順勢而為、把握浪潮新方向,是我們作為中國新時代企業要回應世界的時代命題。”在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看來,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人工智能攪動時代風云,礦業不能“置身事外”,信息技術與生產運營場景深度融合大勢所趨。他強調,要積極引入AI技術賦能生產運營管理,全面升級數字信息與智控系統,使之成為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和平臺。
在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2024年年度報告中,其董事長曹德旺在致辭中闡述成績來之不易的同時,也強調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公司超額完成全年主要生產經營指標,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是大家通過奮斗換來的。”“成功要依靠團隊,要消滅個人英雄主義,任何成功沒有團隊是根本做不出來的。”
筆者認為,通過“致投資者的一封信”或“董事長致辭”等形式,上市公司得以與投資者真誠溝通,其目的在于實現共鳴,投資者的關注點將不再局限于短期財務回報預期,而是會進一步對公司的發展理念產生深度認同。
真誠溝通不局限于在年報這一窗口“集中展示”。近年來,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互動愈加頻繁,形式也多種多樣,常態化交流機制使得投資者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推動企業戰略與市場預期“動態校準”。線上,借助直播、互動平臺問答、投資者熱線等渠道,上市公司能實時回應投資者關切,打破信息壁壘,讓投資者深入了解行業趨勢及公司運營細節、未來規劃;線下,業績說明會、投資者實地調研等活動,為投資者提供了與公司管理層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與認同感。
這種深度互動不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場形象,更能為公司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投資者基于對公司戰略和市場前景的清晰認知,能夠給予更具針對性和建設性的反饋,幫助公司管理層及時調整戰略方向,優化經營策略。同時,當投資者切實參與到公司的發展進程中,他們會更有動力長期持有公司股票。
當真誠成為信息披露的底色,上市公司收獲的將不僅是一份信任,更是穿越周期持久生命力。期待更多上市公司采用類似“致投資者的一封信”或“董事長致辭”等多種形式與投資者進行真誠溝通。
23:14 | 股價跌超5%!剛剛,雷軍回應SU7事... |
22:05 | 海信視像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21:55 | 中光學: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的光學元... |
21:55 | 中辰股份:目前銷售的電力電纜產品... |
21:55 | 中辰股份:公司目前暫無可控核聚變... |
21:55 | 中材節能:第四屆監事會第二十九次... |
21:55 | 中材節能:第四屆董事會第三十八次... |
21:55 | 中材節能:4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55 | 中貝通信: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55 | 智翔金泰:累計回購公司股份759800... |
21:55 | 直真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55 | 爭光股份: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