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珊
來自大股東及高管的頻頻增持令銀行股受到關注。
日前,廈門銀行發布公告稱,部分股東及高管增持自家股份。不僅如此,今年以來,已有重慶銀行、齊魯銀行、瑞豐銀行等多家銀行啟動或已完成股份增持措施。
從增持原因來看,有的是因為股價長期低于每股凈資產,采取穩定股價措施;有的則是基于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投資價值的認可。
銀行業績具有強周期屬性,需要面對包括利率、信用等在內的各類市場風險,因此,投資者往往用更為審慎的眼光去看待銀行股的估值。年初至今,銀行息差一度明顯收窄,銀行板塊估值降至歷史低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非理性。截至8月11日收盤,42家上市銀行中,有40家銀行最新市凈率低于1倍,處于“破凈”狀態。
從基本面來看,盡管有少數上市銀行上半年業績下滑,但總體來看,我國銀行業在切實服務擴大內需,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同時,主要業務保持穩步增長,流動性總體保持平穩。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4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風險抵御能力整體充足。初步統計,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2.6%。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增加4561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06.1%,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66%。
近期,伴隨多層次金融支持政策紛至沓來,宏觀經濟預期持續向好,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激發。7月份,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兩個月回升、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和非制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位于較高景氣區間,因經濟復蘇釋放的杠桿效應無疑將加速銀行業績回暖。此外,銀行業自身也從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優化收入組成、加強數字風控等領域作出積極探索,不斷加大問題資產處置力度。根據資源稟賦選擇相適宜的展業模式,穩步推動資產管理業務發展,豐富創新產品和服務,確保經營上保持好勢頭。這也是大股東及高管頻頻增持銀行股的重要原因。
回溯過往,重要股東對銀行股的增持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和熱情。這輪增持或許不能馬上改變銀行股估值低迷的態勢,但卻清晰向投資者傳達了對銀行業發展的信心,以及對經濟整體向好的期待。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