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杲
近來,債市調整與銀行理財產品贖回“循環互動”一事引發關注。簡單來說,該循環可概括為:債市下跌--客戶贖回-理財公司被迫拋售債券--理財產品凈值加速回撤-客戶再贖回。
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2月29日,中證全債指數大幅下跌1.42%。理財產品贖回方面,11月份十大理財公司產品(僅以子公司管理口徑計)管理規模大幅縮減近6300億元。
針對大幅贖回情況,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主動作為,為平穩債市、降低銀行理財大幅贖回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方面,央行自11月25日以來,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釋放大量流動性;另一方面,理財公司自購旗下產品,穩定市場信心。銀行自營和保險公司也承接了部分信用債拋盤。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債市出現企穩跡象。12月14日至29日,中證全債指數上漲0.17%。此外,多家理財公司管理層近日公開表示,債券市場下跌引發的銀行理財贖回高峰期已過。
深入剖析上述負反饋效應的形成機制,引以為戒,對理財市場和債券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筆者認為,理財公司作為風險管理最重要的主體,可從三方面改進工作:
首先,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強客戶預期管理。理財公司應合理設定業績基準,強化風險提示,將產品潛在的波動風險明明白白告訴客戶。一直以來,部分理財公司為追求規模,業績基準設定普遍較高,而銀行理財客戶的風險偏好普遍較低。而部分客戶對理財產品的認知仍停留在“保本”時代,一旦收益不及預期就啟動贖回。這就要求理財公司設定更為合理的業績基準,做好預期管理。
其次,要優化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持有資產的平均久期在兩年及以上,且近半為信用債。但理財產品期限相對較短,如2022年6月份全市場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僅443天,部分定期開放性產品期限更短。因此,當產品到期或客戶贖回時,理財公司就要在二級市場賣出信用債等資產。信用債的流動性不及利率債,“被迫”賣出會壓低資產價格,放大理財產品收益波動性。
目前,受制于收益率等要求,理財公司降低資產久期有一定難度,但可以通過優化產品期限結構來降低資產錯配風險。如,1年期及以下產品可將資產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等資產,增強流動性;而1年期以上產品可投資于久期更長、符合客戶風險等級的資產,以實現資產與負債匹配。
最后,要提高投研能力,提高市場前瞻性,用良好的業績留住客戶。今年3月份至4月份,A股市場波動就曾導致銀行理財凈值回撤,并引發大幅贖回。理財公司需持續提高投研能力,更準確判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趨勢,從而實現扎實穩定的業績,留住客戶,降低因市場波動引發的大幅贖回沖擊。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