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新年伊始,產品提價再度成為很多行業的主題詞。
網紅店茶顏悅色因1月7日正式上調產品價格而登上熱搜榜。
A股上市公司也是動作頻頻。1月4日晚,奶茶龍頭香飄飄公告稱,對主要產品提價幅度為2%至8%不等。同日被譽為“奶油第一股”的海融科技也相繼宣布漲價。
隨后,鈦白粉龍頭企業金浦鈦業,發布了自2022年1月5日起上調產品價格的公告。1月5日晚間,立高食品也宣布了調價通知。
在這此起彼伏的漲價聲中,各公司多將提價歸咎于“當前原材料價格、運輸、能源及人工成本大幅上漲,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不斷上升”。
實際上,2021年以來,“提價”已成為多個行業最醒目的“標簽”。這一年,大宗商品的價格漲幅屢創新高,全球流動性持續寬松,加之商品需求反彈卻供應受限,進一步助長了全球通脹。在成本壓力下,很多企業先后提價,化工品、中成藥、鋰價、快遞業等多領域“漲聲”一片。2021年底,油鹽醬醋、速凍食品、瓜子零食、白酒等眾多消費品紛紛加入漲價行列。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3%;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12.9%,環比持平。下周,我國將發布2021年12月份的CPI和PPI數據。有專家預測,受基數和國內保供穩價政策效果體現影響,2021年12月份CPI同比增速或將小幅回落至2%左右,PPI同比增速小幅下降至11%。由此看來,盡管多個行業企業有不同程度的產品提價,總體上說,我國CPI、PPI同比增速仍處于溫和可控區間。
而對于本輪多種產品提價背后的邏輯,業內人士一致解讀為,疫情影響下,供需錯配結合全球貨幣寬松,助推了大宗商品漲價行情;而下游消費如食品等前期被動承受了上游漲價壓力,加之疫情制約消費,導致企業成本壓力傳導不暢。
如今,年報季臨近,部分上市公司實施或再度實施產品漲價,不僅僅是希望提振股價,更是試圖改善后續盈利。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僅靠產品提價來提振業績,那只是權宜之計,且存較大不確定性。從宣布產品提價的上市公司公告中就可以看出,有的樂觀表示,調價后銷售收入有望增加,可進一步提振業績,但也有公司表示,調價將給公司未來業績帶來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還可能體現在,如果龍頭企業實施漲價,其實對其市場份額影響較小;但那些中小型企業提價就必須謹慎,有可能市場占有率反而變小,其總體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綜上觀之,筆者認為,產品提價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提升只是短期刺激,從長遠看,還是應錨定高質量發展,將更多的精力用在苦練內功上,提升管理效率,特別是加大產品升級、創新轉型力度。惟其如此,業績增長才可持續,公司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方大特鋼:第八屆董事會第五十次會... |
21:52 | 海通發展: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