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A股市場縮量反彈,上證指數上漲0.42%,深證成指上漲1.54%,創業板指上漲2.29%。兩市成交額不足8900億元,創近4個月新低。其中,滬市成交額為4050.20億元,深市成交額為4846.58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但政策面及流動性或對市場形成一定的支撐,短期來看不必過度悲觀。此外,A股進入三季報披露期,業績將成為市場的重要關注點,股指或繼續保持震蕩運行態勢。
多因素引發成交驟降
從昨日行業表現來看,申萬一級行業中,休閑服務、電氣設備、食品飲料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3.62%、3.58%、3.28%。
兩市成交額已連續3個交易日低于1萬億元。相比節前市場成交額持續突破1萬億元,近幾個交易日市場交投顯著降溫,市場成交驟降原因何在?首先,10月13日滬股通和深股通交易暫停,10月13日兩市成交額較10月12日縮量1069.11億元,這也是10月13日兩市成交額低于8900億元的主要原因。10月11日和10月12日北向資金1100多億元成交水平相比節前已有明顯回落。
其次,從融資交易情況來看,10月12日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7.08%,近幾個交易日融資買入額明顯下降。
此外,量化交易的活躍性降低也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表示,節前A股市場連續49個交易日成交破萬億元,持續時間創歷史新高。這主要是由于量化交易規模在持續攀升,進而創造出萬億元成交,而隨著今年以來領漲的周期板塊出現回調,賺錢效應降低,同時量化交易的活躍性也降低了,甚至一些量化策略的有效性也大受打擊,這是影響市場成交驟降的一部分原因。這也會導致部分獲利盤加速出逃,從而進一步加劇成交量的快速縮水。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資金當前對市場偏于謹慎是A股成交額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謹慎情緒縈繞市場
伴隨著市場分化,強勢板塊快速回調,近期謹慎情緒持續縈繞市場。
從判斷市場情緒的一個重要指標——主力資金動向來看,10月13日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40.99億元,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入的個股數為1933只,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出的個股數為2554只。兩市主力資金已連續19個交易日凈流出。
在近三個交易日兩市成交額連續低于1萬億元之時,申萬一級行業中,銀行、汽車、食品飲料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分別凈流入22.80億元、19.23億元、7.29億元;公用事業、化工、電子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凈流出135.89億元、102.69億元、94.92億元。
個股方面,近三個交易日比亞迪、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五糧液、萬科A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分別凈流入25.89億元、9.16億元、8.69億元、8.23億元、5.77億元。三峽能源、東方財富、天齊鋰業、卓勝微、中國能建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凈流出21.27億元、20.08億元、15.82億元、12.70億元、10.00億元。
中期無需悲觀
對于市場后市走向,中金公司表示,總體上看,市場波動大,板塊輪動頻繁,賺錢效應不強,同時成交相較此前有回落趨勢。在政策力度仍不明確之前,市場可能缺乏向上動力,宏觀因素將主導市場。建議投資者繼續控節奏、穩收益,配置上在今年以來表現領先與表現落后的品種之間偏于均衡,繼續逐步減配中國需求主導的傳統周期股,自下而上逐步關注走勢落后的消費股。目前市場整體估值不高,中期前景無須過度悲觀。
賀金龍表示,結構性行情輪動以及大盤指數橫盤可能是常態化的現象,盡管成交額失守萬億,但隨著宏觀因素可能帶來的增量資金進場,以及一些市場中性策略的發展,或將給市場長期保持高成交額提供可能性。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