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琛
又見從業人員因為“老鼠倉”被罰。
根據證監會日前公布的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一位曾經的知名基金經理劉某,在十余年的時間里,操縱控制母親和妻子的股票賬戶,大肆操作“老鼠倉”,獲利達上千萬元。最終,他被罰沒超過3500萬元,并被監管部門終身禁入。
“老鼠倉”行為,對市場造成多重危害:從《證券法》的基本原則看,嚴重違背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大原則;對投資者而言,損害了其平等知情權和財產權益;從證券市場角度看,是破壞市場資本定價,擾亂金融市場運行秩序。所以,對于這種行為,監管部門一直以來都是嚴厲打擊,并且開出了不少高額罰單。
然而,還是有人鋌而走險,內幕交易行為不時出現。筆者不禁要問:為什么這種行為會屢禁不止呢?筆者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違法者心存僥幸,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
綜觀所有的內幕交易、“老鼠倉”案件,無不為了一個“利”字。有的案件當事人,已是在資本市場摸打滾打多年的“老兵”,他們的收入并不少。但是,面對內幕信息,他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明知道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卻心存僥幸心理,最終是利益戰勝了理智。
比如,上面提到的案件的當事人劉某,在2007年到2014年期間,先后在兩家公募基金擔任基金經理,管理過多只基金。公開資料顯示,在任期間,他管理的多只基金均排名同類前列,曾獲得多項基金經理獎項。此后,他轉戰私募,卻在任職期間,利用自己所管理基金交易標的股票的未公開信息,控制并操作母親、配偶的證券賬戶交易股票,非法獲利共計1184.85萬元。
筆者想問的是,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基金經理,難道不知道這種行為是違法違規的嗎?顯然,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從筆者與多位行業從業人員的溝通情況來看,各家機構都會開展入職培訓的“第一課”,告訴大家什么事情不能做,哪些紅線不得觸碰,并且是一個都不能少。
所以,最終還是回到“利”字上。作為從業人員,天天與資本市場打交道,必然會面對一些利益的誘惑。當經受不住誘惑的時候,最終就會走上違法之路。
這就歸結到另一個原因,法律意識淡薄。
內幕交易嚴重違背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大原則。對于這一行為,相關的法律法規明令禁止。而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今年3月1日起實施的證券法,更是大幅提高了對內幕交易的處罰力度。這是立足于證券市場對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
同時,我們看到,一直以來,監管層對這些違法違規行為都是嚴厲打擊,特別是近些年來,稽查執法力度明顯加強,對違法行為必查、對違法者必罰。
最后,再對所有的市場參與者說一句:要遵紀守法,不要挑戰法律的權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千萬不要心存僥幸,更不要在“利”面前迷失了自我。
(編輯 上官夢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