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當時的申銀萬國證券公司推出了一款風格指數,用來描述不同特征的股票,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差異。
在那個股票市場剛剛建立了10年、絕大多數投資者還非常投機的年代,伴隨著2000年全球癲狂的科技股泡沫,在“上證綜合指數突破2000點、納斯達克指數已經無法用市盈率衡量(因為太高了)”的氛圍中,當時的申銀萬國證券卻推出了這樣一組股票指數,主要側重于研究基本面、估值指標對股票長期價格的影響,是十分難能可貴、意識超前的。
而這組股票指數推出之后,其孜孜不倦地更新到今天,也讓投資者有了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學習到股票的基本面和估值對于長期股價影響,究竟有怎樣的作用。
在申萬風格指數中,和股票基本面相關的指數一共有3組:市盈率指數組、市凈率指數組、業績指數組。在過去了整整20年以后的今天,讓我們來看一看這3個指數組,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投資啟示。
20年長跑價值投資完勝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股票基本面估值中最常用的指標——市盈率,會對長期的股票表現帶來怎樣的影響。申萬風格指數里一共有3個市盈率相關指標:低市盈率指數、中市盈率指數和高市盈率指數。根據指數編制規則介紹,每個指數都包含數百個股票,分別選取低、中、高市盈率的股票作為成分股。
那么,市盈率這個許多價值投資者必須參考,但是又被許多只看短期股價波動的投資者嗤之以鼻的指標,究竟能在長期帶來多大的投資差異?申萬風格指數選取了1999年12月30日作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0點。到了2020年7月3日,低、中、高市盈率指數分別收盤于6880點、3403點、1104點。也就是說,低市盈率投資風格會讓投資者的資產變為原來的將近7倍,中市盈率風格會變成大約3倍多,而在高市盈率風格下,整整20年幾乎沒有什么投資回報,這還是在沒有計算任何交易費用的前提之下。
盡管市盈率的高低會在長期產生巨大的投資回報差異,但是市場的波動在短期卻無法預料,投資者也很可能會看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就以2020年前6個月的市場表現為例,在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7月3日的6個多月中,申萬低市盈率指數下跌了5.8%,中市盈率指數上漲了20.7%,而高市盈率指數卻上漲了31.1%,整整比低市盈率指數的表現高出36.9%。
在這樣巨大的分化之下,在2020年上半年,資本市場中出現了大量“價值投資已死”“炒股票不用看估值”“新經濟時代正在到來,舊時代的商業體系即將崩塌”之類的理論。
在面對這些在2020年之前還不常見,但是在2020年上半年卻伴隨著市場風格的變化而出現的理論時,投資者需要仔細思考,究竟是這些理論是真有道理呢,還是如同沃倫·巴菲特的那句名言一樣:“預言往往并不反映未來,而只是反映了當前預言者的狀態。”
對于市凈率指數組來說,結果也大同小異。申萬市凈率指數組也有3個指數:低市凈率指數、中市凈率指數和高市凈率指數,分別包含了數百個低、中、高市凈率的股票,基期也是1999年12月30日,基點均為1000點。
在2020年7月3日,低、中、高市凈率指數分別收于5665點、4031點和2072點,顯示市凈率指標在長期對股票的表現,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投資者不應該簡單地把低市凈率指數的回報,理解為在股票市場進行價值投資所能得到的回報(低市盈率也是一樣)。要知道,股票指數的計算是非常死板的,它不會區別不同企業凈資產質量之間的差異,不會計算凈資產的構成是否堅實、有價值,不會計算不同行業的發展前景,不會計算企業的競爭優勢等等。
所以,理論上來說,有經驗的價值投資者對股票進行篩選所能得出的結果,應當比申萬風格指數所反映出來的要好:恰如一個有經驗的醫生對病人做出的詳細診斷,比體檢報告上幾個簡短的化學指標數字要強得多一樣。
而在2020年的前6個月,市凈率指數組也出現了如同市盈率指數組一樣的反轉。在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7月3日之間的6個多月里,申萬低市凈率指數下跌了6.4%,中市凈率指數上漲了12%,高市凈率指數則上漲了37.4%:比低市凈率指數整整高出43.8%。
如果有人認為,一種長期有效的價值投資方法,一定會給自己在任何時間周期里都帶來優秀的回報,那么這段數據就是最好的反例。
在市盈率和市凈率之外,申萬風格指數還包含一組基于基本面的指數組:盈利指數組。與前兩個指數組不同,這個指數組并不考慮投資性價比和股票估值的問題,而只是考慮企業的盈利質量高低,因此也就格外值得研究,因為這個指數組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只買業績相對較好的公司、不管企業的估值,這種投資方法可行嗎?
從投資原理上來說,這個“只買好公司、不問估值”的投資方法,是否能夠取得好的業績,是值得懷疑的。一方面,價值投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購買好的公司。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業績優秀,但是估值已經十分昂貴,那么投資者也可能會賺不到錢,甚至虧很多錢,因為企業基本面的優秀已經被大家知道了。這就像到銀行買個金幣并不會賺錢一樣,因為金幣雖然是好東西,但是已經明碼標價了。
績優股注意估值風險
此外,重要的一點是,由于股票指數的編制只能根據當前的利潤情況,而不是未來基于商業前瞻性判斷所能做出的利潤預測情況進行編制,因此股票指數所包含的“好業績公司”,可能并不等同于有經驗的投資者所能找到的“好業績公司”。這種差別的存在,更加大了業績指數組可能取得結果的不確定性。
申萬業績指數組也分為3組:績優股指數、微利股指數、虧損股指數。從1999年12月31日的基期1000點,這3個指數在2020年7月3日分別上漲到了8464點、1946點和2490點。
這個結果顯示,即使是不考慮估值的業績,也似乎確實帶來了超額收益。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3個指數的變動,就會發現在2015年年中的時候,這3個指數的點位幾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在2000年到2015年的整整15年中,績優股指數并沒有對微利股指數、虧損股指數產生任何的優勢。而幾乎所有的優勢,都是在2015年到2020年之間產生的。這和市盈率指數組、市凈率指數組中所觀察到的持續性差異是有本質不同的。
不過,對于并不成熟的內地資本市場來說,即使僅僅是選擇業績更好的公司,也很可能真的產生超額收益,畢竟不少業績差的公司,估值仍然高得嚇人。但是,對于越來越成熟的市場來說,如果只考慮業績,而完全不論估值,那么只要看看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漂亮50股票泡沫、2000年的納斯達克股票泡沫,投資者就會明白這種投資方法的危險性所在。
歲月滄桑,20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剛出大學的年輕人變成職場上的棟梁,讓一個意氣風發的公司管理者變成頭發花白的老人。而20年前創立的申萬風格指數,卻讓投資者們能夠看到,在如此漫長的歲月里,股票的基本面因素,會對投資回報產生多么巨大的影響。
但是,恰如2020年上半年的例子所顯示出的,正是由于這種由價值因素帶來的影響,雖然在長期十分顯著,卻可能在短期帶來完全相反的結果,因而價值投資對許多投資者來說,也就變得異常艱難。這就像亞馬遜公司創始人杰夫·貝索斯問沃倫·巴菲特,“為什么你的投資方法不難,但是沒人愿意學你?”巴菲特回答:“因為,沒有人愿意慢慢變富。”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