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一邊是定居美國,一邊是回國創業發展,姚國良最終選擇了后者。在美國做博士后期間,姚國良就有了創業夢想,想讓自己的實驗成果走向產業化、用技術改變生活。在2016年回國創業后,憑借著在無線傳感網領域多年的核心技術積累和企業產品運營經驗,姚國良致力于物聯網無線通信產品、傳感器產品和后臺軟件的研發和設計。
“我可以選擇留在美國,找一份工作,安安穩穩的生活,也可以回到國內的科研機構繼續搞科研,但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還是希望能把研究成果產業化,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姚國良看來,美國不是一個創業的天堂。“現在的美國已經競爭到了一定的程度,太穩定了,凡是你能想到的領域,都已經有大公司在那里標準化運作,幾乎是大公司一統天下。一般人畢業出來后,就是在大公司找份工作,發展空間很受限,在國內創業,機會至少比美國多10倍。”
因為是一位技術宅,所以姚國良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技術研發和市場化應用上,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己的公司發展相對緩慢,因為物聯網這個領域需要的是應用積累與技術升級,不是輕易就能擴張規模的,所以他對資本的訴求并不高。“前幾年國內資本市場的融資環境相對寬裕,我們也找了合適的投資機構。雖然最近幾年資本市場變得理性了,投融資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正因為一步一個腳印,我們還沒感覺到什么壓力。”
從市場的投資環境來看,科技型企業,特別是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更容易受到資本的青睞,而且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動科創型企業的落戶。姚國良覺得自己選擇回國創業后,享受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這讓他很受鼓舞。
國內一線城市能夠給予企業的是平臺優勢,可以讓科技企業接觸到行業先進技術、優秀的人才和大量的投資方,因此姚國良將上海泛至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在上海;而鑒于二、三線城市對場地、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姚國良把另兩家公司落戶在上海周邊的二線城市,3家公司形成協同發展,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物聯網已經近在咫尺,物物之間的對話也已經開始,更多的信息、更有趣的功能被整合到產品和服務中,物聯網的商業潛力也得到進一步激發,但是要想真正實現產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姚國良表示,他將繼續推進企業的技術開發,科創板是國家支持科創企業的風向標,未來自己也會考慮將科創板作為企業上市的路徑,他表示:“科創板給科技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會,讓我們更有發展科研的動力。”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