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譽減值給市場帶來了很大沖擊,這個代價不能白花,需要引以為戒,更需要建立相應的規范。
桂浩明
近一年多來上市公司的商譽減值問題嚴重困擾著股市,最近更是呈現出大規模爆發的態勢,一些上市公司動輒減值十幾億,甚至幾十億,有的減值數額比市值還大,對股市造成了極大的沖擊,被比喻為是“滾滾天雷”。
根據有關會計準則,上市公司對以前收購資產時所形成的商譽,按照其實際運行的狀況,基于審慎性原則進行必要的減值,是完全合理的。客觀來說,由于一段時間來經濟增長放緩,不少上市公司經營遇到困難,其所收購資產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收益也是難以絕對避免的,投資者對此也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但問題在于,在近階段出現的商譽減值,從數量上來說遠遠超出了人們原先的預計,不少公司都是采取一次性全部減值完的做法,這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些資產大都是在近三年前收購進來的,當時被認為是非常優質的、能夠給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推動其轉型升級,因此在收購時不惜高溢價,志在必得。就是這樣的資產,怎么沒有幾年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呢?在這里所進行的減值,是否存在利用政策給企業業績“洗澡”,也就是進行某種財務操縱的嫌疑呢?畢竟,減值只是一種財務處理方式,完成以后并不直接影響公司的現金流,相反倒是極大地做低了利潤基數,這就為以后利潤的增加埋下了伏筆。
客觀而言,這種做法在經濟處于下行階段,企業經營較為困難的時候,的確是不少見的。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也有利于其卸下包袱,輕裝上陣。但問題在于,這種不顧實際情況的一次性減值,是否符合會計處理上的公正、客觀原則呢?而且,這里面有沒有借大規模商譽減值,夾帶某些私貨的現象呢?對此,廣大投資者還是有所質疑的,并且有權利要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管理層作出詳盡說明。
進一步說,光有相應的說明還不夠,需要引進必要的追責機制。從提議進行收購的大股東到相應的中介機構,應該反思一下當初的高溢價收購是怎么進行的,有沒有進行過充分的論證,是否做過客觀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對潛在的風險有沒有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在理論上,當大額的商譽需要進行減值時,實際上是在為以往的收購行為支付代價。在這里,需要分清楚哪些是不可抗力因素所導致的,哪些是由于判斷與決策失誤所形成的,哪些則是不夠盡責,草率、魯莽行事的結果。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存在某種貓膩的可能。顯然,這需要區分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置。在必要的情況下應該啟動追責機制,一家公眾公司,一下子十幾億、幾十億資產沒有了,無論如何要有個說法,否則這樣的企業誰還會來投資?
需要明確的是,按照有關規定,上市公司進行相應商譽減值是應該的,但不能一減了之。現在滬深交易所對那些搞大額減值的公司進行問詢,要求充分說明理由,是很有必要的。在筆者看來,除此之外,中介機構在審計相關公司年報時,對于商譽減值要進行專項審計,出具獨立的報告,將信息明明白白地公之于眾。監管部門對其中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則應該立案調查,嚴肅追責,依法處理。另外,對于發生過大額商譽減值的上市公司,有必要在一定時期內,對其所進行的新的收購作出相應限制,至少是明顯提高審核的要求。總之,商譽減值給市場帶來了很大沖擊,這個代價不能白花,需要引以為戒,更需要建立相應的規范,以防范此類問題重演。
(作者系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