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大盤繼續弱勢震蕩,在各主要指數中,僅上證50指數飄紅上漲0.25%,上證指數下跌0.92%,創業板指數下跌2.1%。盤面上,受美的集團擬40億元回購消息刺激,近期跌幅較大的白馬股出現企穩跡象,大秦鐵路、貴州茅臺、福耀玻璃等逆市上漲。
分析指出,美的集團此舉,不僅引發市場對現金流充沛的白馬股的回購預期,也為持續低迷的資本市場傳遞出正能量。從歷史看,藍籌股天量回購往往出現在市場階段底部區域,如2012年-2013年寶鋼股份的50億元回購。
上市公司密集回購
受近期市場持續調整影響,A股市場估值不斷拉低,無論與歷史底部,還是與海外市場相比,估值端優勢顯著,引發上市公司紛紛出巨資回購自家股票。據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兩市已有51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回購股份進展公告,買入金額共計約41.45億元。
具體看,均勝電子回購金額最多,達到4.97億元,其次為夢網集團的4.58億元。另外,游族網絡、兔寶寶、理工環科、國盛金控、捷順科技、海聯金匯、大北農、長榮股份、奧瑞金、華邦健康、常寶股份、新開源回購金額超1億元,分別為2.96億元、2.49億元、1.79億元、1.73億元、1.61億元、1.24億元、1.23億元、1.2億元、1.15億元、1.14億元、1.11億元、1.1億元、1億元。
分析指出,不少公司在此時選擇回購,側面反映了其對公司未來業績以及自家股票未來股價的信心。從市場影響看,不僅能夠提振投資者信心,回購完成后也能減少公司總股本,提高每股收益,直接利好存量的流通股東。
一方面是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回購自家股票,另一方面多家上市公司也拋出巨額的回購計劃。
除了上文提到的美的集團擬40億元回購外,廣匯汽車4日晚間公告稱,擬回購金額不低于人民幣20000萬元,不超過人民幣40000萬元;回購價格不超過7元/股。在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7元/股的條件下,按回購金額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上限為5714.2857萬股,約占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的0.70%。
東方雨虹2日晚間公告稱,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份,用于后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回購總金額不超過1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2元/股。旗濱集團日前公告稱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不超過4.5億元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4.5元/股。
事實上,近期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增持自家股票。市場人士表示,回顧A股歷史,增持回購潮一般也是市場階段性筑底的一個標志。2016年1月A股調整至2600點附近,為提振市場信心,上市公司股東們積極增持股票。1月份共563家公司獲股東增持,最后股指觸底反彈;2017年4-5月滬指從3300點調整至3000點附近時,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引發市場關注,最后股指觸底反彈。
多維度影響市場
美的集團回購方案引來市場一片叫好之聲,維護公司自身形象之余,作為價值投資者的推崇對象,進一步增強了前者的持股信心,為市場價值投資理念傳播注入新的動力。再結合近期市場出現的增持回購潮,可以看出國內資本市場出現了質的改變。
有分析指出,上市公司開始注重二級市場股東權益,有助于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從而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探底結束之后,美股進入長達九年的長牛,維系美股長牛的因素之一,正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購。
據券商研報顯示,2009年以來,美股最大的買家實際上是公司本身。根據美聯儲的數據,截至2017年末,美國非金融企業累計購買了3.37萬億美元的股票,ETF和共同基金累計購買了1.64萬億美元的股票,而美國家庭和機構分別凈出售了6557億美元、1.14萬億美元的股票。2009年1季度至2018年1季度,標普500指數成分上市公司總共回購自身股票總金額達到了4.23萬億美元,標普500指數走勢與標普500回購規模基本保持了同步,且這個同步性在2009年以后得到了明顯的增強。
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表示,大規模的股票回購使美股呈現出兩個特征:成交量極度萎縮、波動率顯著下降。從2009年標普500指數見底以來,指數最高漲幅超過200%,而成交量卻明顯萎縮,由于上市公司大量的回購市場上的流通股票,可供市場參與者交易的股票越來與少,市場的整體波動被熨平,市場波動率被上市公司的回購人為壓制。
而對于當下A股而言,正是價值投資的“播種期”。“即便后續市場有所反復,但在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都已經非常接近底部的當下,并不值得再過度憂懼,泥沙俱下之時恰恰是價值投資者的布局時點。”光大證券分析師謝超表示。
藍籌成長各具機會
近期市場經歷了普跌-金融股回調-白馬股補跌這一過程,在此期間,中小盤股展開超跌反彈。白馬股的弱勢,也使得市場藍籌、成長之辯有所升溫。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今年以來市場的一個重要變化是“好壞”公司分化加劇:一方面,靠并購驅動和外延發展的公司估值泡沫在快速消化;另一方面,靠內生成長的好公司在享受越來越多的成長溢價。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可以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好公司的挖掘上,從配置的策略來看,藍籌股的防御價值更突出。
安信證券則認為“成長突圍”將繼續引領A股市場。當前風險偏好已經降至階段性低點,未來政策有望邁向“貨幣中性偏寬+結構性緊信用+推進改革+補短板”,市場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A股邁入“重建”階段,“成長突圍”行情正向著縱深演繹。伴隨著流動性預期和創業板盈利的邊際改善,疊加降成本、補短板政策的推進,成長風格和創業板指數將引領市場行情。行業重點關注計算機(尤其云計算)、軍工、新能源汽車、電子、創新藥等。
“要堅持從企業質地出發,市場強者恒強的趨勢預計會持續。”清和泉資本表示,過去3年,市值小于50億的公司比例已經從19%上升至41%,而市值前十公司的平均市值卻增長了40%。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隨著A股市場的不斷開放,特別是A股納入MSCI,以價值投資為主的外資對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和風格形成了很大的沖擊,當前外資已然成為A股最重要的增量資金。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