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美股上市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回購自家股票。上半年美國上市公司累計回購了逾6700億美元股票,回購規模已超過2017年全年創下的5300億美元紀錄,再創歷史新高。在回購等多重利好的刺激下,今年以來,美國三大股指不斷刷新歷史高位。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通常會在股價較低時回購股票,而美股今年的大幅回購卻發生在股價走高時。對此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看好后市的同時,這也是公司試圖提振股價的做法之一,后市要警惕回購帶來的流動性和債務風險,并密切關注回購放緩后的美股表現。
回購創新高提振美股
上周道指成分股公司耐克和沃爾格林聯合博姿分別宣布回購150億美元和100億美元股票后,6月份已累計逾30家公司宣布回購計劃。美股總體市場來看,市場研究公司TrimTabs數據顯示,美國上市公司二季度宣布了4336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接近一季度2421億美元回購規模的兩倍。
關于回購資金來源,摩根大通表示,經濟增長改善和稅率下降將貢獻約10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海外現金回流預計將貢獻約2000億美元。高盛則分析稱,受益于稅改和每股收益攀升等利好,美國上市企業今年的現金支出將提高15%至2.5萬億美元,除部分用于公司發展外,其中將有1.2萬億派發給股東分紅。另外標普指出,除回購激增外,美國上市公司在二季度的股息發行額也達到了創紀錄的1116億美元,預期2018年股息發行總額將達到2208億美元,同比增長7.8%。
市場人士分析,股票回購源于美國上市公司強勁的營收增長以及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樂觀展望。在回購等多重利好的刺激下,今年以來,美國三大股指不斷刷新歷史高位,其中標普500指數于1月26日最高沖至2872.87點,同日道瓊斯工業指數升至26616.71點,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增長最為強勁的納斯達克指數則在屢創新高后,于6月20日觸及7806.6點高位。至7月2日,今年以來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分別上漲9.62%,1.99%。
據高盛測算,今年美股回購規模將創下歷史紀錄。摩根大通發布的研報也顯示,標普500指數中的成分股公司將在2018年創紀錄回購8000億美元股票,遠超2017年創下的5300億美元紀錄。
股票回購或將放緩
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公司通常會在股價較低時回購股票,而美股今年的大幅回購卻發生在股價高位。對此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股公司在目前價位仍進行回購,一是看好后市,再者回購也將使股價更有彈性,進而刺激股價表現。
而實際上,據美聯儲資金流數據,自2009年股市觸底以來,企業通過股票回購已成為美國上市公司股票的主要買家。在過去的9年里,非金融企業已累計回購3.3萬億美元的美國股票,相當于市值的18%。研究還顯示,共同基金和ETF已凈買入1.6萬億美元的股票。對此彭博稱,“過去十多年來,企業大幅增加了回購規模,目前企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股票買家。”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指出,自2000年以來,股票回購力度大的公司,在市場調整期可以跑贏同行業公司150基點,在市場衰退期則可以跑贏同行業公司200基點。對此有分析人士稱,2009年至2017年牛市的后期階段是建立在回購基礎上的估值錯覺,因此從市場潛力判斷,美股后市將迎來下行趨勢。
目前市場過度依賴股票回購推動美股上漲的行為已遭到多家機構警示。對沖基金Artemis表示,回購股票在人為支撐市場的同時卻壓制了市場的波動性,同時該機構指出,不斷上升的企業債務水平和更高的利率將削弱每年5000至80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規模。摩根大通同樣預計,下半年回購步伐可能會有所放緩。法興銀行則發出警示稱,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上市公司債務空前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股票回購。正如法興銀行所言,美股大量回購都是舉債完成的。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由于股票回購,美國大型公司自2009年以來共計發行了3萬億美元的凈負債,美國公司債務總額達到13.7萬億美元的歷史最高點。
另外短期來看,美銀美林認為回購也將放緩,該機構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二季度財報季到來前的一段時間內,回購這一當前美股攀升的最大支撐,會趨于平靜。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