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理性看待近期A股市場回調
在全球股市高位調整背景下,A股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這引起了部分投資者擔憂。但是如果仔細分析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市場的估值水平,以及國內外市場聯動等因素,這些擔憂也許并不必要。
首先,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企業效益持續提升,生產經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這對股市運行形成了一定支撐。數據顯示,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個百分點。同時,今年以來市場資金面相對寬松。一方面,貨幣利率回落,1月份7天回購利率、存款類金融機構7天回購利率均比去年12月明顯回落,并創下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值。從往年情況來看,春節前一個月是央行釋放流動性對沖市場資金需求的窗口期,并且,融資融券擔保資金余額穩中有升,1月底融資融券擔保資金余額較1月初增長18.4%。另一方面,新發公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募集規模同比大幅增加156%。加之,人民幣匯率走強,北上資金加速流入,1月355億元的北上資金凈流入遠遠高于去年月均166億元的水平。種種跡象表明,未來一段時間市場資金面將維持寬松局面。
其次,金融體系持續去杠桿、防風險,著力化解潛在風險隱患。過去一段時間,包括證監會在內的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風險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從出臺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到重點加強對交易所債券市場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監管,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債券違約機制,加強對貨幣市場基金、股票質押式回購、私募基金的風險防范,監管部門穩妥去杠桿,政策已經或即將產生效果。當前監管層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作為重中之重,相關部門正在部署更多的防風險政策嚴陣以待,加強了預演預判,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做足了政策工具儲備。
再次,近期股指的回調是前期持續上漲累積風險的有效釋放。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上漲較快,資金持倉相對集中,經過一個月上漲投資者有所獲利,隨著春節臨近,獲利盤兌現盈利需求增加,高估值個股壓力釋放,使得前期漲幅居前的板塊出現回調。需要強調的是,短期回調并非是基本面出現轉折,而是漲幅過快后市場內在的自我糾正,即便部分上市公司業績預虧也不改股市基本面總體良好的態勢。
此外,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美股的大幅波動對全球股市包括A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不宜過分擔憂。中美兩國股市節奏完全不同,美股已連續9年牛市,而A股正從低谷緩慢走穩,美股的高位大跌對A股市場短期走勢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對中期走勢不會造成直接沖擊。從歷史上看,A股市場的運行更多是自身因素決定的,而非外圍市場,投資者需理性看待外圍股市下跌給A股帶來的聯動效應。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