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傳璽
經過兩年多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從智能制造到智慧醫療,從智能交通到智慧教育,AI技術正以獨特的優勢,為傳統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機遇。為了更好地以“人工智能+”行動賦能產業升級,筆者建議,可從以下三方面持續發力。
首先,政策支持是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賦能產業升級的首要保障。政府可制定明確、具體且具有前瞻性的政策,以引導和激勵企業積極參與“人工智能+”的實踐。例如,政府可以設立專項基金,支持AI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合作研發,突破關鍵技術瓶頸。
其次,技術創新是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賦能產業升級的關鍵。當前,AI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新的算法、模型和應用不斷涌現。為了保持技術領先地位,企業需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AI技術的持續創新。同時,企業還應加強與其他行業的合作,探索AI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場景,實現跨界融合和創新發展。
技術創新離不開人才的支持。當前,AI領域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凸顯。政府和企業應共同努力,加強AI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一方面,可以在高等院校和職業教育中增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既懂人工智能技術又熟悉各行業應用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提升其應用AI的能力。
最后,數據安全和倫理規范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底線。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據泄露、隱私侵犯等安全風險日益增加。因此,政府和企業應共同加強數據安全防護,建立健全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和標準,確保數據在采集、存儲、傳輸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人工智能+”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09:58 | 引導會計師事務所重視審計質量 中... |
09:57 | 光啟技術產能釋放周期開啟 一季度... |
09:56 | 洪通燃氣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5... |
09:55 | 天融信推進智算云業務 一體機有望... |
09:55 | 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 |
09:46 | 萬里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15%... |
09:46 | 矽電股份2024年業績保持穩健 擬每1... |
09:45 | 寶馨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 |
09:44 | ?恒逸石化擬注銷約6370.38萬股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