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夢澤
11月5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在備受關注的汽車展區,特斯拉、大眾、寶馬、奔馳、通用、現代等15家跨國車企和博世、摩比斯等汽車零部件巨頭帶來了汽車產業面向未來的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
特斯拉以“入華十年,智造標桿”為主題,展出了全系車型,以及超級充電樁、太陽能屋頂等充電和能源產品;作為進博會的“全勤生”,大眾汽車連續6年參會并重點展示了電動化和智能領域的成果;寶馬集團則在帶來五款新能源產品的同時,展示了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創新實力和可持續發展成果;豐田汽車展區設立“電動化”“智能化”“多樣化”三大展區,全面呈現綠色節能、自動駕駛和碳中和方面的創新舉措。
可以看出,中國市場的獨特性和巨大的發展潛力,驅使著全球車企扎堆進博會“爭奇斗艷”。
細究原因,首先,中國擁有全球其他市場無法比擬的優勢和廣闊前景,成為跨國車企的“必選項”。
其次,中國汽車市場作為全球汽車智能化和新能源中心市場的地位凸顯。業內普遍認為,未來中國汽車工業來源于大體量市場的規模紅利將被技術創新紅利所取代,而一年一度的進博會便成了各家車企展示技術實力的角力窗口。
筆者認為,當下的中國汽車工業已從單純產品輸出、追求銷量的增收階段,過渡到尋求技術創新、整體利潤的發展時代,車企應從技術創新、思維創新和本土化創新三個方面提升自身發展質量。
第一,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掌握中國汽車發展主動權。在舊的產品投放邏輯中,中國一直扮演著跨國車企銷售市場的角色,而非研發基地。如今這一局面已被改寫,未來誰能抓住創新的紅利,將先進技術與中國消費特點結合,誰就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第二,以思維創新為引擎,促進商業和管理模式革新。技術創新是決勝市場的關鍵,但企業的管理和商業模式同樣不容忽視。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已由規模效益向創新效益轉變,這要求車企保持前瞻性,在新興商業模式上持續探索,創造和實踐出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汽車經營模式。
第三,以本地化創新強化競爭力,融入中國式新實踐。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之一,多數汽車企業選擇將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此落地。面對跨國車企的不斷加注,中國市場證明了自己有能力接納這些資金和新技術,關鍵在于資源是否能結合中國市場的需求。接下來,如何與中國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規則相聯,將成為產業資本和跨國車企需要共同應對的深刻命題。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