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高峰
最近一段時間,光伏產能過剩的聲調可謂是一浪高過一浪。光伏產業鏈的不少企業,尤其是一些頭部企業也基本對此達成共識。
但另一方面,光伏企業,尤其是行業頭部企業擴產的消息也是此起彼伏。比如,晶澳科技和晶科能源擴產的聲音剛落,隆基綠能和通威股份在6月7日又發出投建新產能的消息。
一邊是行業產能過剩的消息不絕于耳,一邊是行業投建新產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光伏行業這是怎么了?
首先來看,光伏行業的產能有沒有過剩?據筆者的觀察和了解,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以產業鏈上游的硅料為例,機構預計硅料的產能今年將達到210萬噸,但市場需求只有110萬噸。這也是近期硅料價格持續下跌的一個主要因素。
再往下游看。行業和機構預測今年的裝機規模在350GW左右。由于今年一季度的裝機規模超預期,行業上調了今年的出貨量至470GW-500GW,但即使如此,今年的裝機需求量還是遠遠消納不了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判斷的今年700GW的產能。
可以說,從當前光伏產業鏈的產能和終端需求的對比來看,光伏行業的產能確實過剩了,但在筆者看來,這未必是壞事。
傳統意義上的產能過剩是生產能力飽和、產品無法銷售造成的人力和資源配置的浪費。但梳理光伏行業的實際情況,近年來,每年的新增光伏裝機規模都以比較大的幅度在增長。今年一季度,我國光伏新增裝機33.66GW,同比增長154.8%。
從需求來看,光伏裝機長期保持增長的趨勢沒有變,而且在雙碳目標下,還在進一步加速。
同時,從光伏行業發展的規律來看,降本增效是行業的主旋律。從這個角度講,在行業需求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光伏行業只有落后的產能,沒有過剩的產能。
也正是因為對光伏行業的長期看好,資本才洶涌而來,大肆擴張,才形成了目前的階段性產能過剩。但在筆者看來,這種過剩反而能夠更好的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
縱觀每個市場化競爭的行業,出現階段性產能過剩的情況是不可避免,但這種產能過剩勢必加劇行業的競爭和內卷,而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那些在技術、資金、資源、渠道等方面具有優勢的企業才有可能勝出。而也正是這些具有優勢的企業的突圍,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推動了行業的變革。
也正如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所說的,最先受到傷害的是整體沒有做好準備的企業,如財務脆弱、技術不夠領先、早期品牌通道不夠完善的企業。
這事實上也給那些跨界玩家提了個醒,在跨界進入光伏行業“淘金”的同時,要對自己在技術、資金、渠道等方面的實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能否應對行業的內卷,能否應對已經到來的價格戰?
眾所周知,任何具有發展前景的行業都不是一條直線向上走的,有高光時刻,就有至暗時刻,當行業處于低谷時,企業是否有實力應對至關重要。
降本增效,降低每度電成本,這是光伏行業發展的方向。但如果行業的產能一直是供不應求,躺著賺錢的狀況,試問有幾家企業有創新的動力?
大浪淘沙沙去盡,沙盡之時見真金。從這個角度講,讓光伏行業的競爭來的再猛烈些吧!
(編輯 袁元)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