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靹悠嚸赓M綠牌政策即將到期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一時間“混動車被逐出新能源行列”、“部分車企將受到嚴重打擊”的說法不絕于耳。實際上,新能源車綠牌紅利退潮并非新聞,政策的實施也有過渡期。因為一張綠牌而否定一種技術路線更不妥當。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48.5萬輛和528.0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產銷連創歷史新高,市場滲透率快速攀升,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3.4%。
在新能源產業鏈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補貼和優惠措施必將逐步退場,這一點,在交通擁堵的一線城市表現更為明顯。環保程度上不如純電動車的混動車型失去上海“免費綠牌”并不意外。
但這并不是要將混動車型和混動技術路線一棍子打死。作為過渡路線,混動車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功不可沒?;靹榆囆鸵惨愿玫睦m航能力、平順的駕駛感受獲得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諸多頭部自主車企都推出了新一代混動車型。相較于限牌城市,混動車型在二三線城市的滲透率更高,也有其獨特的市場定位。
反觀之,純電車也并不能高枕無憂,如何完善電池技術、提升續航里程也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畢竟,隨著新能源車市的日益龐大、技術的日趨成熟,政策或牌照有一天將不會再是消費者購車首要考慮的問題。
在當下的環境,車企究竟應該兩條腿走路還是聚焦于純電?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走哪一條技術路線,取決于企業的戰略資源和邊界。對于大多數車企而言,找準自己的戰略焦點仍然是當前的關鍵,最忌諱齊頭并進,均勻發力。比如,比亞迪推出超級混動技術,特斯拉則專注純電,各有側重。部分新勢力品牌資源有限,更應該實施品類聚焦,甚至是產品的聚焦,盡可能在新能源賽道中找到一個自己可以占據的細分山頭,構筑防御壁壘。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純電動車和混動車還將長期共存、互為補充、互相競爭,加速搶占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多種技術路線共存,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必然需求,相信廣闊的市場空間足以支撐不同技術路線的發展。企業也應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不斷完善自身技術和產品實力。
與其爭議哪種技術路線會笑到最后,不如暫時擱置爭議,潛心打磨產品,構筑自身堅實壁壘。至于混動車型失去上海免費綠牌是“最后的狂歡”還是“黑暗中的希望”,一切還是交由市場檢驗。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