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中國期貨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9月5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選舉產生第六屆理事會,表決通過《中國期貨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期貨業協會章程(修訂草案)》等規則和文件。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會議,并作了題為《堅持穩中求進 提升服務能力堅定走好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發展道路》的講話。
方星海表示,過去五年,期貨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腳踏實地,大膽探索,努力走出一條成功之路”重要指示精神,銳意進取,守正創新,推動期貨市場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市場結構、市場功能、行業生態發生積極變化,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市場活力和韌性持續增強,初步走出了一條既立足國情又借鑒全球有益經驗的發展道路。
方星海指出,期貨行業要始終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堅持體現市場一般規律與國情市情有機結合、堅持守牢風險底線、堅持服務國家宏觀調控大局。在推動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期貨行業要突出穩中求進,更好服務經濟穩增長大局;突出專業能力,加快建設高質量期貨經營機構和行業隊伍;突出中國特色,推動行業治理體系邁上新臺階。
方星海表示,近年來,協會堅守“自律、服務、傳導”職能定位,積極發揮促進行業規范、有序、創新發展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協會要進一步完善期貨經營機構業務規范和自律規則,發揮自律管理的示范傳導和聲譽激勵約束機制作用;要主動發揮補位、平衡、預防作用,健全期貨行業場外市場風險監測預防預警機制;要強化服務意識,推動解決行業“急難愁盼”問題。證監會將依法加強對協會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推動期貨行業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取得新進展。
安青松代表第五屆理事會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報告指出,五年來,協會在中國證監會和民政部的業務指導與監督管理下,認真履行《期貨和衍生品法》賦予協會的法定職責,立足“五位一體”監管格局,持續加強自律管理,貼近行業需求強化會員服務,持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協會自覺擁護“兩個確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履行好自律、服務、傳導職責。積極引導行業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優化“期貨+保險”工具,更好服務農產品保供穩價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扎實做好服務大宗商品穩鏈補鏈強鏈工作,促進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一步發揮期貨行業跨產業、跨市場、跨區域、跨虛實的服務特色,更好地為實體企業提供以價格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期貨與衍生品服務方案;加快打造“人才、治理、文化”三位一體的行業軟實力,筑牢行業高質量發展根基。
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部主任楊光作《持續貫徹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 推動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閉幕致辭。
楊光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臺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對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未來發展方向的決策部署,全行業要從國家經濟全局高度,學通弄懂各項制度安排的深刻內涵。要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將黨的領導貫徹到期貨公司經營管理各環節;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不斷提升市場運行質量,守牢市場平穩運行底線;要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加優質的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服務。
楊光指出,證監會系統期貨條線各單位要深入領會立法精神,結合方星海副主席講話中提出的要求,抓好落實。證監會期貨部將推動《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在嚴格準入、嚴控風險、有效監管的基礎上,鼓勵期貨公司做優做強;“五位一體”各單位要通力合作,進一步加強監管,強化監管協同,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期貨業協會要充分發揮"自律、服務、傳導"作用,不斷完善自律規則體系,促進行業規范有序運作。
會議期間,召開了中國期貨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安青松同志為會長,王穎同志為專職副會長,張銘、王曉明、王偉軍、蔡向輝、冷冰、張文杰、陳利軍、馬文勝、張皓、羅旭峰、王化棟、葛國棟等12名同志為兼職副會長,選舉并聘任吳亞軍同志為協會秘書長,聘任冉麗同志為協會副秘書長。會議審議并表決通過了《中國期貨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期貨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財務工作報告》《中國期貨業協會章程(修訂草案)》《中國期貨業協會會員管理辦法(修訂草案)》《中國期貨業協會會費收取辦法(修訂草案)》《廢止<中國期貨業協會會員自律公約>的議案》《廢止<中國期貨行業反商業賄賂誠信公約>的議案》《中國期貨業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決議》等規則和文件。
安青松在就職講話中表示,期貨行業發端于實體經濟的需要,始終扎根于實體經濟的廣袤沃土。三十三年來期貨人走進田間地頭、車間港口,行走在產業鏈供應鏈的車水馬龍之間,踐行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和天職,打造出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期貨行業形象。在新的發展階段,期貨行業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勇毅前行。協會將按照《期貨和衍生品法》賦予的職責,依托會員自治凝聚共識、協同行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鄉村振興、服務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期貨力量;堅持立足專業、提升能力,推動行業機構從交易通道服務向期貨功能服務、從被動風險管理向主動風險管理轉型升級,積極發揮期貨市場三大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風險管理方案、問題解決方案、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成為價格風險的管理者、市場流動性的創造者、居民財富管理的服務者,堅定走好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發展之路。
民政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金融街服務局有關領導,證監會有關部門、派出機構、系統相關單位、各協會的負責同志,以及各主要媒體記者等,出席或通過視頻參加本次會議。來自全國的期貨公司、證券公司、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地方協會等會員單位代表和特別會員單位代表,共計500余人出席大會。
(編輯 李波)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