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8月29日早盤,國內期貨市場上黑色系商品價格整體下行。在多地高溫回落,用電量激增現象顯著緩解的同時,動力煤夏旺季也步入尾聲。不過金九銀十臨近,鋼鐵等煤炭下游冶金化工行業逐步迎來需求高峰,市場關注度轉向對非電需求回升的預期。
電煤走強預期減弱
四川等多地高溫限電影響下,市場一度對電煤需求走強給予高度關注。然而伴隨氣溫回落,動力煤的發電需求也受到抑制。
消息面上,29日四川省經信廳官網發布消息,因近日四川省氣溫下降,降雨增多,流域來水逐漸增加,供電能力有所提升,電力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緩解,決定于當日零點起將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二級應急響應。
而在行業政策端,東吳期貨指出,國家能源局今年以來核準了煤礦項目先進產能3770萬噸/年,調整產能900萬噸/年,并推動試生產產能約7000萬噸/年,前7個月煤炭產量同比增長超10%。目前,全國電煤庫存總體充足,達1.7億噸以上的歷史高位水平、可用約23天。
對于當前現貨市場,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南方氣溫逐步回落,下游日耗拐點已現,終端采購由熱轉冷,后續港船舶預計下降。但相對去年同期日耗仍然偏高,一方面目前庫存熱值偏低,另一方面今年水電出力較弱,火電壓力明顯。整體來看沿海長協供煤有一定保障,終端庫存去化偏緩,后續對高卡煤需求也將減緩。目前北港動力煤價格重心略有上移,水泥及電力剛需采購為主。
除動力煤外,29日焦煤、焦炭、螺紋鋼、熱軋卷板等黑色系商品價格也整體回落。
現貨市場上,部分焦企已開啟焦炭第三輪提漲,原料需求較強。據我的鋼鐵網消息,目前焦企開工積極,廠內庫存較低,焦鋼博弈,市場觀望情緒較濃。
經歷此前兩輪提價落地后,焦炭企業持續虧損的局面已有所改善,利潤由負轉正,不同地區噸焦盈利擴大至100元~200元左右,焦企生產積極性回升。
關注金九銀十需求
臨近9月,動力煤夏旺季步入尾聲,但市場對于非電需求增強預期漸濃。
中信期貨認為,日耗隨氣溫下降,出現季節性回落,工業用電不振導致用電量缺乏后勁,而非電需求依然相對疲軟,預計煤炭需求將出現降溫。國內煤炭供應存在邊際下降壓力,預計安全生產及疫情防控對煤炭生產擾動增強,支撐坑口及港口價格,疊加市場流動性不足,煤價下行空間有限;中長期,工業經濟的恢復及非電需求回升,四季度煤價仍有較大上行可能。
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師書豪預計,水電出力不足在9、10月份影響仍較明顯,目前長江整體水位及流量偏低,對火電依賴仍較重。關注氣溫回落后工業需求對日耗的支撐程度,金九銀十非電需求仍有一定預期。
民生證券認為,隨著冷空氣的出現,盡管電廠日耗有所下滑,但市場煤核心下游——冶金化工等用煤需求良好,需求端支撐較強,價格表現堅挺。非電需求旺季來臨導致供煤短缺,煤價按照預期上漲。而“雙焦”方面,目前鋼廠利潤逐步修復,成材去庫較為明顯,且鋼鐵協會統計重點鋼鐵企業于8月上旬粗鋼日產環比增長,同時鐵水產量持續增加,焦炭剛需采購有所加大,后續隨著下游需求逐步釋放,下游有望迎來供需新平衡,繼而推動焦炭市場供需改善。
蘭格鋼鐵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表示,今年入夏以來,全國許多地區,尤其是南方地區普遍高溫干旱,致使電力供應出現緊張。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耗電大戶的鋼鐵及鋼材生產,尤其是電爐鋼產量,多少會受到一些抑制。而9、10月份,全國各地將基本告別高溫多雨,同時疫情亦有緩解,并由于中央機構檢查督促,落實各級政府責任與目標,因此全國將會迎來建筑施工與工業生產旺季,明顯增加鋼材需求。
7月中旬以來,鋼價已整體觸底回升。
蘭格鋼鐵網市場監測數據顯示,7月15日全國鋼材平均噸價為4183元,比5月5日高點下降了23%。7月中旬以后,全國鋼材平均噸價開始回升。到8月26日,已經回升至4387元,比前期低點上漲了近5%。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