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豬肉價格持續攀升備受市場關注。什么原因導致豬價“淡季不淡”?后市會否繼續大幅上漲?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從國家發改委7月6日組織召開的專家座談會上了解到,目前生豬產能總體合理充裕,加之消費不旺,生豬價格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近兩周的漲價已在相當程度上透支未來的上漲空間,很難得到需求的支撐。
多因素導致豬價短期快漲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第5周全國生豬平均出場價格為每斤9.56元,環比上漲11.7%,較3月下旬(即年內低點6.53元/斤)累計上漲46.4%,較年初上漲12.7%,較去年同期上漲17.3%。
“近兩周,在市場仍處于消費淡季,供求基本面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生豬出欄價上漲超過40%。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大宗商品市場研究室主任劉志成表示,導致近期生豬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養殖企業過度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
行業人士普遍反映,自3月末豬價筑底回升以來,養殖戶普遍看好后市行情,補欄、壓欄和二次育肥的傾向增加。特別是6月下旬以來,隨著生豬價格快速上漲,養殖壓欄惜售情緒進一步加大,部分養殖戶反映一些地方還出現了二次育肥爭搶屠宰豬源的情況,生豬屠宰上市量減少。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周琳指出,產能回調、消費回暖、強降雨影響調運和進口減少等因素也是推動豬肉上漲的幾項主要因素。
繼續漲價空間不足
對于后期豬肉價格走勢,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豬肉上市量增加,豬價繼續上漲的空間不足,經歷短期較快上漲后,或有回調可能。
從供應看,劉志成表示,目前生豬產能總體合理充裕,生豬供應雖然環比減少,但總量充足,特別是5月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出現回升,總量達到4190多萬頭,高于農業農村部確定的4100萬頭的調控目標。
“能繁母豬存欄量的回升,意味著產出仔豬量的回升,也意味著等這一批仔豬出欄時市場的供應量會回升。”劉志成說。
周琳也稱,今年1至5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持續處于綠色合理區域,預示著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一季度豬肉市場供應是有保障的。此外,在豬價上行階段,養殖場(戶)壓欄惜售只會影響短期內豬肉上市情況,導致生豬出欄體重增加、豬肉滯后上市,造成“豬不增肉增”的局面。后期豬肉上市量將相對增加,會對豬價起到一定的“削峰”作用。
“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最近這幾天大部分養殖戶已經有出欄的意愿了。”涌益咨詢總經理鄭麗麗表示,7月-8月天氣很熱,大豬的需求較低,超過140斤的大豬價格會越來越便宜,養殖戶不太會把豬養到更大體重,所以前期壓欄的大豬會陸陸續續出欄。她認為,隨著后續大豬出欄,7月豬價或有回調可能。
“7-8月份天氣炎熱,仍然處于豬肉消費淡季,通常天氣轉涼后豬肉消費開始增長,四季度特別是春節前才會迎來全年消費旺季。”劉志成稱,目前,需求側總體穩定,并沒有出現短期暴增的情況,不支持近期的價格上漲。
“總體看,目前生豬產能總體合理充裕,加之消費不旺,生豬價格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劉志成認為。
既托底也限高
針對近期生豬價格出現過快上漲的情況,國家發改委火線出擊,從研究啟動投放中央儲備豬肉,要求大型養殖企業帶頭保持正常出欄節奏,到研究加強期現貨聯動監管,密集釋放穩價信號,引導市場回歸理性。
“國家立即出手穩定市場,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時的。國家有調控預案,有能力保障生豬市場和豬肉價格平穩運行。”劉志成表示,從國家發改委來看,總的目標是既托底、也限高,就是希望生豬價格運行在一個合理的區間,讓養殖戶能合理賺錢,也能讓百姓吃得起。
他表示,針對近期生豬市場出現盲目壓欄惜售等非理性行為,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正研究啟動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并指導地方適時聯動投放儲備,形成調控合力,防范生豬價格過快上漲。在監管方面,主管部門也會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強現貨期貨市場聯動監管,及時排查異常交易,強化穿透式監管,依法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以及資本惡意炒作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生豬市場平穩運行。同時,也建議相關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帶頭做好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工作,保持正常出欄節奏、不壓欄囤貨,不刻意渲染漲價氛圍、制造恐慌情緒。
周琳表示,目前農業農村部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生豬生產監測預警體系,監測樣本包括全國所有的規模養殖場和定點監測戶,樣本覆蓋面廣、代表性強,為后市判斷提供了重要支撐。從最近一輪生豬周期看,農業農村部的監測信息對指導生豬生產起了很好的作用,行情判斷準確。建議養殖場(戶)關注有關部門和權威媒體發布的信息,不要盲目相信網絡上的消息。并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生產,保持正常的出欄節奏、順勢出欄肥豬不壓欄,落袋為安。尤其是不要盲目進行二次育肥,這里面既有市場風險,也有生豬調運和混群帶來的疫病風險。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