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的腳步更近了。
3月1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連續(xù)發(fā)布兩則公告,明確了商業(yè)銀行參與國債期貨試點的首批相關規(guī)則,新規(guī)定于3月9日起正式實施。根據(jù)公告顯示,中金所計劃增加“非期貨公司會員”主體,這意味著銀行可以繞過期貨公司,以自營的身份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多位期貨公司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是否需要申請會員席位,取決于交易量的高低,按照目前每年大概幾百萬元的席位成本來看,銀行沒有必要申請會員席位,通過期貨公司參與交易反而更合適。
允許銀行以自營身份申請席位
為鋪路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中金所本次規(guī)則修訂主要內容包括在現(xiàn)有會員體系中增加“非期貨公司會員”主體。中金所表示,此舉將完善會員管理制度,優(yōu)化國債期貨合約持倉限額制度,規(guī)范期貨公司會員資格管理業(yè)務,切實滿足市場發(fā)展的需要。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對新修訂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會員管理辦法》梳理發(fā)現(xiàn),新修訂的規(guī)則多達56項,對“非期貨公司會員”增加了期貨相關要求,明確提出“非期貨公司交易會員不得接受客戶委托為其在交易所進行期貨交易。”這意味著,銀行如果以“非期貨公司會員”身份參與國債期貨交易,也只能以自營身份參與,不能夠代理客戶交易。
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非期貨公司交易會員”不得接受客戶委托為其在交易所進行期貨交易。而非期貨公司交易結算會員和非期貨公司全面結算會員,不得接受客戶委托為其在交易所進行期貨交易,也不得接受客戶委托為其在交易所辦理結算、交割業(yè)務。
“從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來看,目前已有‘非期貨公司會員’的先例,主要以自營的身份參與,參與期權交易的做市商就是最好的案例,中金所增加非期貨公司會員也不意外。”北京某期貨公司高管告訴記者。
選擇期貨公司通道更劃算
銀行以“新身份”參與國債期貨交易,超出了多數(shù)期貨公司的預料,但銀行是否會以會員身份參與呢?多位期貨公司高管告訴記者,銀行會否選擇會員席位參與交易,主要在于交易量的高低,從目前測算來看,初期通過期貨公司通道參與交易可能更劃算。
北方某期貨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銀行申請會員席位成本會很高,每年可能需要幾百萬元的投入,其中包括了結算準備金、申請席位的會費,以及還有相應的人員成本、獨立系統(tǒng)維護等費用,按照目前測算參與國債期貨的交易量來看,應該是得不償失的。”
這位高管指出,如果后期放寬更多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參與交易,交易量較少的銀行實際沒有必要申請“非期貨公司會員”。“現(xiàn)階段,各交易所已經不再增加期貨公司會員資格,銀行如果申請會員資質,將以自營業(yè)務的身份參與,也不能代理其他客戶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此外,從期貨公司角度來看,允許增加“非期貨公司會員”主體,對期貨公司來說并無好處,這損害了期貨公司的經紀業(yè)務收入,交易體量小的銀行沒必要申請席位。
“近年來,期貨公司的手續(xù)費競爭呈白熱化狀態(tài),機構客戶的手續(xù)費接近零,多數(shù)期貨公司開發(fā)機構客戶主要是擴大保證金的體量,目前又允許銀行以‘非期貨公司會員’的身份參與,期貨公司的生存將更加困難。”另有期貨公司高管表示。
不過,也有期貨公司高管表示,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設立“非期貨公司會員”已有先例,中金所設立也不意外,但對于銀行來說,交易所對自營席位有相應的諸多限制,例如持倉等,即便給銀行會員席位,銀行也未必愿意申請席位參與交易。
“目前來看,銀行申請會員席位的成本要遠遠高于期貨公司通道,相信未必所有銀行都會申請交易所會員。”這位期貨公司高管說。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xù)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shù)科發(fā)布智能體開發(fā)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fā)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yè)...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wěn)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wǎng)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wǎng)站電話:010-83251800 網(wǎng)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