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近年來ESG主題理財產品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加入ESG投資陣營,相關產品數量及規模不斷上升。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0月26日,理財市場共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84只,已達到2021年發行總量的七成。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ESG主題理財產品的推出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水平的重要手段,與“綠色金融”“雙碳目標”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相關政策高度契合。當前,綠色金融等領域存在巨大的融資需求,僅依靠傳統信貸方式難以滿足需求,金融支持的可持續性也有待提升,需要依靠更加多元化的融資方式助力相關行業發展。
ESG主題理財產品發行提速
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0月26日,理財市場共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84只。2021年同期發行25款ESG主題產品,規模為219.45億元,今年的產品數量相較去年同比上升236%、規模同比上升23.95%。
具體來看,ESG主題理財產品相較于非ESG主題理財產品,一般其投資起點比較低,大多為1元起購。就產品類型而言,今年以來,固定收益類產品和混合類產品分別占69.05%、30.95%,產品主要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債券、非標準化債權等資產。另外,該產品優先投資于綠色環保產業,旨在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回報的同時,充分踐行ESG可持續發展投資理念。
普益標準研究員王杰表示,目前,ESG主題理財產品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理財公司資產配置風格整體偏保守,在推出權益類ESG主題理財產品上還比較謹慎。在權益市場震蕩的背景下,投資者風險偏好下行,策略穩健、嚴控回撤的產品不僅順應市場需求,也有利于理財公司加速布局ESG理財市場,搶占ESG投資風口。
此外,在業績基準方面,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今年發行的ESG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整體平均在4.47%,稍微高出理財市場整體水平。就產品費率而言,ESG主題產品銷售費率、固定管理費率分別在0.25%、0.21%左右,較非ESG主題產品稍低;托管費率兩者相差甚微。
談及ESG主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和規模逐漸上升的原因,普益標準研究員李霞認為,一方面,ESG主題理財產品庫精選、優選資產投資標的,可有效控制產品的風險,也可以獲得優質投資標的資產增值帶來的投資績效提升。另一方面,近年來不少金融機構積極挖掘推出了ESG新主題的理財品種,以期挖掘新業務增長點,推動銀行綠色金融轉型和差異化發展。
ESG主題理財產品投資領域將呈現多元化
杜陽認為,目前ESG主題理財產品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于產品設計和風險管理兩個方面。首先是在產品設計方面,部分ESG主題理財產品投研體系建設不健全,產品研發能力相對欠缺。其次是在風險管理方面,ESG主題理財產品的投資領域相對集中,普適的風控模型難以對其風險水平進行有效監測。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記者表示,ESG本身涉及的范圍比較雜,ESG主題理財產品在實際落地階段仍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現階段仍處于概念驅動期,存在銀行將相關性不強的產品通過ESG概念進行包裝炒作的現象。從實際運作上看,主題理財產品很難在產品收益層面與普通理財產品拉開差距。在產品宣傳時過度凸顯主題屬性,容易抬高投資者的收益預期,影響投資者體驗,甚至影響理財子公司口碑。
在杜陽看來,銀行業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發力,一是要注重ESG主題理財的投研體系建設,加強針對相關行業的研究深度,并且形成差異化的投資策略,積極與同業進行溝通交流,借鑒相關基金產品的投研模式,提升產品收益水平。二是要構建與ESG投資相匹配的風控模型,通過金融科技等技術手段,解決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等難題,有效壓降相關產品的風險水平。
業內專家表示,ESG理念與我國的持續健康發展理念相契合,隨著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理念的逐步深入,ESG投資在我國將迎來快速發展,投資領域將呈現多元化。
“ESG主題理財產品更加注重將資金積極投向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的領域,提升金融服務的戰略定位,在滿足居民資產保值增值需求的同時,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積極穩妥推進。”杜陽指出。
(編輯 張鈺鵬 白寶玉)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