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又逢中秋佳節,多家銀行、理財公司推出面向客群的中秋相關理財產品。
節假日期間,《證券日報》記者通過走訪北京地區銀行網點、電話咨詢、App查詢等多種方式了解到,相較往年,今年諸多大型銀行對推出“中秋檔”理財產品的熱情不高,而地方性中小銀行則出于積極攬儲的目的較為積極。綜合來看,已經推出的“中秋特供”理財產品類型以固定收益類為主,期限較長,難覓超短期產品。
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
今年教師節與中秋節同日,有銀行和理財公司推出了“中秋節專屬”理財產品。中國理財網顯示,截至9月12日,在售的中秋專享理財產品共7只,均為固定收益類產品。
其中,工銀理財及農銀理財共推出了3只“中秋特供”理財產品,分別是工銀理財·鑫享私銀尊享固定收益類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中秋專屬22GS6870)、工銀理財·鑫享固定收益類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中秋專屬22GS5610)以及農銀理財“農銀匠心·靈瓏”ESG主題第10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團聚中秋)。從產品期限類型來看,分別為3個月至6個月、3個月至6個月、1年至3年,投資性質為固定收益類。
記者通過多渠道梳理發現,大型銀行對推出“中秋特供”理財產品的態度較淡。多數大型銀行在中秋節更偏向于推出符合節日氛圍的禮物及滿減活動。
“資管新規出臺之后,大型銀行機構對于節日理財產品發行的熱度下降。”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資管新規后,監管層面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包括理財產品銷售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另外,要求理財產品宣傳要講究適當性。
中小銀行較為積極
不過,不少地方性中小銀行對于中秋專屬理財活動顯得較為積極。上述7只在售的中秋專享理財產品中,其余4款“中秋特供”理財產品均為地方性中小銀行推出,包括華融湘江銀行的融智理財富盈系列(凈值型)22067號理財產品(中秋節專屬)、長春發展農商銀行的“發展財富系列”2022140期(中秋特供款)、烏魯木齊銀行的金雪蓮系列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2022年第60期中秋節專享、浙江臨安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豐收信福2022年第123期封閉式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中秋特別款)。綜合來看,中小銀行推出的中秋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普遍在3%至4.6%之間,且投資期限均較長。
此外,記者梳理發現,不少中小銀行推出了中秋專屬理財活動。例如,阜新銀行推出的2022年第111期中秋專屬理財,投資期限為365天,業績比較基準4.05%;重慶銀行公布的中秋理財日歷顯示,長江精益人生凈值型9個月定開2022年第4期產品,起購1萬元,業績比較基準3.80%—4.60%,周期為280天;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推出的金港灣瑞享12號B款,1萬元起投,業績比較基準為3.18%,投資天數為364天。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小銀行在拓展多元化收入方面持續探索,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小銀行就理財產品開展節日營銷,正是其銳意進取的一種折射。”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中秋理財產品難覓超短期產品。投資者張先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在線上線下問了不少銀行,超短期中秋理財產品很難找到。”
對此,蘇筱芮表示,超短期理財產品難覓并非C端沒有需求,而是來自于供給端,一方面是由于其流動性管理難度較大,另一方面則是機構響應監管、加速現金管理類產品整改的表現。”
“在理財產品凈值化的背景下,‘保本’成為歷史,雖然節日專屬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略高于同期產品,但需要注意,該指標并非衡量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唯一標準,即使風險等級相對較低的產品,也存在‘破凈’的可能。”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建議,投資者對于閑錢的假日理財,可以選擇期限靈活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并注意提前申購,以享受到假期收益。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