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見習記者 楊潔
3月15日,銀保監會在北京召開第281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銀行業保險業深入推進金融消費者保護”。
銀保監會消保局局長郭武平在介紹了今年消費者保護重點工作之后,還對消費者關注的明星代言理財等熱點話題作了回應。
銀保監會消保局局長 郭武平
回應明星代言理財亂象:
消費者應“三看一防止”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類互聯網平臺及理財投資產品層出不窮,一些機構邀請明星代言推廣或者站臺,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對于明星代言金融產品亂象,監管有哪些應對舉措?
對此,郭武平表示,金融產品結構比較復雜,代言人特別是明星代言人自身如果沒有能力辨別代言產品的資質,也不了解產品風險,可能產生宣傳誤導風險,出現過度宣傳,包括承諾高額回報等問題。由此可能衍生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帶來過度負債、暴力催收等。再加上個別粉絲無底線地追星,甚至集資為明星打榜等,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集資亂象,有的甚至造成社會、家庭問題。
郭武平將明星代言歸納為五種類型:一是代言P2P、網貸產品等;二是代言涉嫌非法集資的產品,可能明星在未必了解的情況下代言;三是代言互聯網金融產品;四是為金融產品或者平臺進行宣傳等;五是為銀行保險機構的某類產品或者整體品牌進行代言。
從消費者保護角度來看,郭武平表示,消費要“三看一防止”,避免被誤導。“三看”包括:看機構是否取得相應的資質;看產品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看收益是否合理。“一防止”即防止過度借貸。
與此同時,郭武平強調,金融機構也要做到“四個不得”:一是沒有取得相應金融業務資質的市場主體不得開展相關的營銷宣傳活動;二是不得以欺詐或者引人誤解的方式對金融產品或者服務進行營銷宣傳;三是不得對資管產品未來收益、相關情況做出保證性的承諾;四是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比如無風險、保收益等。
郭武平表示,基于這些問題和亂象,將繼續加大風險提示的力度,還將出臺專門的制度,對包括明星代言金融產品在內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進行規范。同時,加大監管和處罰的力度,壓實機構的責任,營造一個良好的金融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者的信心。
談涉企違規收費:
局部存在一些問題
除明星代理理財風險之外,涉企違規收費也是市場關注的話題。
就涉企違規收費,郭武平表示,近幾年銀保監會和銀行業保險業一方面加大檢查力度,組織了銀行服務收費治理專項行動,包括涉企收費、小微企業融資收費等;另一方面,加大了案例通報和曝光,很好地發揮了市場約束作用;同時,注重標本兼治,在這個過程中,各家機構加強了內部管理;此外,強化制度建設,構建長效機制。目前銀行業保險業減費讓利力度越來越大,違規收費問題大幅下降。
郭武平同時提到,涉企違規收費方面,局部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四種類型:
一是假創新真收費。比如一個貸款本來不是銀團貸款,但是組合了幾家銀行以銀團貸款的名義收取銀團貸款管理費,比其他貸款多收費了。
二是只收費不服務。實際上沒有提供服務,常見的比如財務顧問服務,有些銀行分支機構在貸款前給企業提供了一個模板,實際上都是差不多的內容,以這個名義收了一筆財務顧問費,但沒有實際性服務。
三是分段收費。比如貸款申請時涉及抵押評估費,有些是由銀行和客戶協商分攤或者由銀行承擔,但是轉嫁給了企業。貸款申請完發放時有時候還收一些費,所以分段收費也會加大市場主體的負擔。
四是多頭收費。比如有些第三方機構包括大型互聯網平臺等導客引流收一筆費,然后保險公司收取信用保證保險費或者擔保公司收一筆擔保費,銀行貸款再收一筆利息,多頭收費,使得綜合融資成本非常高。因此,銀保監會今年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會同相關的行業主管部門一起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為期大概四五個月。
談今年重點工作:
將開展個人信息保護專項整治
除上述熱點問題之外,郭武平還介紹了今年的監管重點。一方面,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組織開展銀行違規涉企收費專項治理,特別是針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另一方面,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個人信息保護專項整治;同時,出臺一些制度,包括《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規范金融消費者八項權益,還會制定《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等;此外,繼續加強消費者宣傳教育,保護好金融消費者權益,從供給側看,要壓實金融機構的責任,實現“賣者盡責”。從需求側看,要加強消費者宣傳教育,提高金融素養,力爭做到“買者自負”。
(編輯 喬川川)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