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嵐君
去年以來,“固收+”產品迎來大爆發,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伴隨權益市場震蕩加劇,對中低風險偏好投資者來說,“固收+”產品更是穩健的選擇。截至6月30日,今年以來已成立的“固收+”基金有198只,更誕生了百億級的爆款產品。
“固收+”市場火熱,基金公司更是熱衷布局該領域。多位“固收+”基金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傾向超配權益市場、低配債券市場。
“固收+”成市場寵兒
上半年新發基金從狂熱到冰點再到回暖,猶如“過山車”。從新成立的基金數量來看,固收類基金呈現逐月增加的趨勢。Wind統計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以來已成立的“固收+”基金有198只,包括157只偏債混合型基金和41只二級債基,合計發行規模3327億元,在全部新發基金中占比超21%。
事實上,近兩年公募基金行業大熱,“固收+”基金更是脫穎而出。Wind數據顯示,偏債混合型基金、二級債基規模在2019年、2020年分別取得91%、151.75%的增長率,在2021年內的震蕩行情中仍保持增長態勢。“固收+”基金已成為深受投資者青睞的一類產品。
防范“固收-”
在“固收+”成為市場寵兒的當下,也有不少產品凈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撤,從“固收+”變成了“固收-”。
Wind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固收+”產品共計1678只(A/C份額分開統計)。從今年以來的基金業績來看,接近七成的產品年內收益為正,僅有百余只產品年內收益為負。截至7月2日,華商信用增強今年以來的收益為15.29%。此外,安信中短利率債(LOF)、浙商豐利增強債券、廣發可轉債債券、前海開源可轉債、華寶可轉債等多只基金收益均超過10%。與此同時,Wind數據統計,表現最差的“某可轉債六個月”產品收益為-13.34%。
為什么突然“固收+”產品變成“固收-”?究竟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固收+”?在業內人士看來,一些“固收+”產品變成“固收-”主要是因為權益市場波動較大。所謂“固收+”產品,往往是由大部分固定收益資產以及少部分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組成,這少部分股票資產預期收益率較高,承擔的風險也更大,一旦股票市場出現像今年2月前后的大幅調整,也會讓“固收+”產品變得不那么穩定。
事實上,在今年機構加大力度新發“固收+”基金的同時,投資人正在積極“用腳投票”,部分產品加速清盤。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今年以來共有20余只“固收+”基金清盤,其中有7只因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觸發合同終止條款。
下半年大力布局
盡管少數產品業績不佳,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接受采訪的多位公募人士表示,下半年將結合市場行情,重點布局權益類基金和“固收+”產品。
興業基金固收投資部公募債券投資總監臘博表示,今年大的政策背景是貨幣環境回歸中性,國內外經濟保持穩定,整體市場風險偏好應該會略有下降,權益類資產分化的估值結構也需要經過時間來調整,股市的主要驅動因素從前兩年的風險偏好提升過渡到業績驅動,整體股市的收益率預期下降,也需要承擔較多的波動風險。從追求絕對收益和關注回撤風險的角度來看,股債占比2/8策略在這種環境下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從資產類別的角度來看,當前的固收類資產收益率區間震蕩,具有一定配置價值;權益類資產中部分細分行業經歷長時間的調整,估值定價已回歸合理,我們仍然能夠從中找到定價偏低和業績增長穩定的品種。”臘博表示。
諾德基金表示,近期市場結構性行情較為明顯,在賺錢效應帶動下,新基金發行有所回暖。在預期后市將會是結構性行情的背景下,投資公募基金仍是普通投資者分享上市公司成長紅利、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主要方式。后市A股整體或維持結構性行情,投資仍應圍繞高景氣主線。下半年產品布局方面,將以權益類產品為主,同時兼顧“固收+”產品及債券基金。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