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投資者正不斷收獲驚喜。2月19日,比特幣總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2月20日,比特幣價格上破57000美元關口。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從28000美元左右一路攀升至57000美元附近,不到兩個月時間,累計漲幅已逾90%。
比特幣牛市狂奔,也引發市場擔憂。有市場人士認為,比特幣漲勢可能預示著全球金融市場會出現異常風險,未來需要關注和防范比特幣市場劇烈波動的外溢性。
比特幣牛市或會持續更久
截至北京時間21日17時30分,比特幣交易價格在56690美元附近,總市值為1.04萬億美元。其他加密貨幣也集體上漲,以太坊漲至1900美元上方,萊特幣、瑞波幣也有不同程度上漲。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宏觀角度來看,本輪幣價的支撐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全球疫情下各國央行放水,法幣世界放的水很大一部分注入了加密貨幣交易市場,托起了加密貨幣本輪高市值。從操作層面來看,以灰度基金為代表的華爾街機構、特斯拉為代表的大公司都參與到加密貨幣市場中,無疑給市場帶來較強的信心。
比特幣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之后,“意見領袖”特斯拉CEO馬斯克上周六在回復一位加密貨幣懷疑論者時稱,比特幣當前價格“似乎處于高位”,但絲毫不能阻止比特幣價格漲勢。此前,特斯拉披露已經投資了15億美元比特幣,并計劃不久后接受客戶使用比特幣購買特斯拉的相關產品。
另據權威媒體報道,摩根士丹利旗下一家價值1500億美元的投資機構正在考慮將比特幣添加到資產組合中。
“在機構投資者推動下,比特幣此輪牛市的持續時間要比上一次長很多。”美國力研咨詢公司創始人、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資產行業研究者谷燕西表示,美國機構用戶去年就開始尋找避險資產來對沖美元增發的風險,而比特幣作為一種價值儲蓄工具逐漸受到機構用戶的認可,近期特斯拉大幅購入比特幣將這個趨勢推到了一個高點,且會吸引更多的機構用戶買入比特幣。
比特幣牛市背景下,部分公司加速布局區塊鏈和數字資產賽道。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于佳寧認為,比特幣牛市將促進創投資本加強對區塊鏈應用領域的關注和投入,區塊鏈行業也會迎來市場的新風口。
專家:比特幣暴漲背后的風險值得警惕
比特幣價格飆漲也引發市場擔憂,有市場人士認為,比特幣漲勢可能預示著全球金融市場會出現異常風險。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周茂華告訴記者,比特幣飆漲偏離宏觀經濟與全球金融市場,確實存在異常,至少反映金融與實體經濟背離,也反映全球金融市場結構失衡,資源配置扭曲,部分國家地區央行釋放大量流動性并未使實體經濟受惠,而是流入了虛擬幣市場,未來需要關注和防范比特幣市場劇烈波動產生的外溢性。
在業內看來,比特幣上漲的背后,不僅存在大量合約投機者爆倉的風險,還存在著幣市規模劇增帶來的違法活動更有空間的風險,如變相洗錢、恐怖主義融資等違法行為值得警惕。
劉峰認為,隨著比特幣牛市的到來,各種投資群、山寨幣、傳銷幣頻繁活動,容易導致沒有這方面知識儲備的投資者財產損失,甚至遭受法律風險。
劉峰建議,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加強幣圈市場的監管,保護好合法投資者的財產安全,持續打擊非法活動;另一方面普通投資者自身要做好相關知識學習,賺認知內的錢,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法律保護意識,加強自身風險抵抗能力。
有比特幣投資者認為,比特幣可以取代黃金成為新的避險工具。但摩根大通的研究報告提出,過去一年比特幣與黃金、美元和標普500指數的正相關性均得到增強,再加上實際波動性高,比特幣更適合作為風險資產而非避險資產。
比特幣支付或成趨勢但不會取代法幣
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獲得了越來越多主流金融機構的認可,也是比特幣市場走向狂熱的催化劑。
紐約梅隆銀行近期宣布,將代理客戶進行托管、轉讓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等業務,該行已經和客戶就數字貨幣“入賬”方式進行過探討。全球數字支付平臺Paypal去年宣布,今年起允許用戶使用加密貨幣在其網絡上的近2600萬家商戶購物。
全球最大的區塊鏈支付服務提供商BitPay表示,ApplePay或將支持使用比特幣等數字資產進行支付。全球支付公司萬事達卡在其官網宣布正在為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方式做準備,并稱此舉是為了滿足客戶和商家的支付需求,但不構成貨幣使用建議。
“比特幣肯定會被市場用來作為支付工具使用,但它目前只能用于像特斯拉汽車這樣的大件商品購買,而不適合應用于小額支付。”谷燕西說,加密數字貨幣被直接應用于支付和交易的趨勢非常明顯,這個趨勢先從虛擬經濟開始,再很快落地到實體經濟。
在業內看來,支持比特幣支付將是一種趨勢,但比特幣不會取代法幣。劉峰認為,知名機構嘗試接受比特幣支付,這個趨勢未來可能會延續,但比特幣不會替代法幣,只能作為一部分的交易媒介或者投資媒介來使用。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