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近日,多只可轉債出現持續異動。而從超高的換手率也能看出可轉債行情的火爆——本周三,多只可轉債換手率超過1000%,有的甚至超過3000%。
可轉債遭“瘋炒”,再次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提醒,可轉債因為有T+0交易、流通盤小的特性,很容易被游資盯上,短期內出現賺錢效應,吸引市場目光。但在市場異常火爆的背后,投資者更加需要警惕異常的炒作邏輯。
借規則優勢大舉炒作
從上周五開始,轉債市場突然掀起了一波狂漲熱潮,多只轉債走勢出人意料。10月21日,可轉債“熔斷潮”延續,根據相關規定,多只轉債盤中臨時停牌。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部分可轉債就遭遇過游資狂爆炒。當時橫河轉債作為爆炒標的之一,一度由于超高的換手率和波動率,導致深交所下發關注函并且要求公司進行風險提示。
“熔斷潮”的出現也伴隨著成交量的激增:10月21日,藍盾轉債以124.8億元位居榜首;萬里轉債、起步轉債也超過了70億元,分別為79.14億元和73.41億元。
此外,一些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已經處于非常高的水平。比如,橫河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已達到了294.1%,盛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為211.7%。
近期可轉債再次出現異動,原因何在?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對《證券日報》記者時表示,一方面在于部分正股貼合了熱門概念的炒作,市場投機資金更看到了可轉債的規則優勢,并順勢大舉炒作可轉債;另一方面則是在于目前A股市場回歸至存量資金博弈的狀態,在資金無處炒作的背景下,作為具備多重交易優勢的可轉債,自然更容易受到市場資金的關照。
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胡曉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轉債出現不理性現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熱點題材不多,游資轉換到可轉債;另一個原因是在推介可轉債打新的時候,少數券商存在過度宣傳的現象,吸引大量的可轉債打新客戶,而這些投資者很多都是股市“小白”,遭遇如此巨大漲幅難免追漲殺跌。
深交所曾表示,在小盤轉債的炒作中,個人投資者是主要買入力量,占比超過九成,其中七成為中小散戶,羊群效應明顯。機構投資者交易占比不足一成。
值得關注的是,為規范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相關業務,幫助投資者充分了解和評估可轉債交易的相關風險,滬深交易所與今年7月24日發布通知,要求投資者需要在今年10月26日前簽署相關風險揭示書。未簽署《風險揭示書》的投資者,不能參與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申購、交易,已持有相關可轉債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繼續持有、轉股、回售或者賣出。
有分析認為,這一要求實際上是做權限管理。以前可轉債打新不需要權限,只要有股票賬戶就可以,現在是重新設定了可轉債打新、交易的權限。
盲目追漲有風險
對于近期可轉債大幅波動,相關上市公司也發布了公告。10月20日晚間,藍盾股份發布公告稱,近期,“藍盾轉債”價格嚴重脫離與公司股價之間的關聯,已偏離合理價值區間,且與市場宏觀環境、行業情況及經營情況無關,主要受市場資金影響所致。
同時,藍盾股份稱,資本市場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市場,公司可轉債價格可能受到來自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金融市場流動性、資本市場氛圍、短期技術指標、投資者心理等因素影響。通常情況下,股票價格與其可轉債價格高度正相關,且不存在超高溢價率的情況。
盛路通信10月2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期,“盛路轉債”價格較高,主要系公司可轉債流通量較小,受市場資金影響所致,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當天,盛路轉債收盤價格漲幅達到32.29%,換手率達到3109.92%。
多位業內人士也提示了可轉債異動背后的風險。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轉債最大的交易風險來自于它的高度投機性。當部分可轉債的價格觸及贖回條款的時候,那么將意味著上市公司可能會采取提前贖回的策略,如果投資者沒辦法及時賣出或及時轉股的話,那么將會遭到較大的投資損失。
中信證券研究部債券分析師余經緯提醒,一些轉債的轉股溢價率較高,已經偏離了自身的基本面和行業均值,并且近期有些轉債的溢價率相對值還在持續走高,交易的不合理性進一步增強,建議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張翠霞提醒投資者,轉債市場是T+0交易,容易出現單日暴漲暴跌的情況,在急速上漲的背景下,更加要注意投資風險,不要盲目跟風。“一些可轉債的換手率超過1000%,也許就是一些游資大戶在進行投資和博弈。”
此外,張翠霞表示,可轉債如果利用地好,可以實現投資的目標,如果不熟悉交易規則,盲目追漲,有非常大的風險。“在可轉債瘋狂表現的背后,投資者不要忘了前期曾經出現過的一些巨幅殺跌風險釋放的情況。”
胡曉輝表示,從市場角度看,建議監管重視可轉債嚴重偏離價值的惡炒,加強操縱市場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要加強投資者教育。
(編輯 喬川川)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09:58 | 引導會計師事務所重視審計質量 中... |
09:57 | 光啟技術產能釋放周期開啟 一季度... |
09:56 | 洪通燃氣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5... |
09:55 | 天融信推進智算云業務 一體機有望... |
09:55 | 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 |
09:46 | 萬里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15%... |
09:46 | 矽電股份2024年業績保持穩健 擬每1... |
09:45 | 寶馨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 |
09:44 | ?恒逸石化擬注銷約6370.38萬股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