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存單“玩法”正在不斷升級。
不僅國有大行推出可轉讓大額存單產品,部分中小銀行更是開始嘗試在第三方平臺上轉讓,有的甚至可以根據(jù)約定為用戶匹配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用戶受讓。
分析人士稱,大額存單線上轉讓,提高了產品的人性化程度,未來這一類型產品有望增多。
國有行試水線上轉讓
工商銀行日前推出可轉讓大額存單。工行此次發(fā)行的可轉讓大額存單為2020年第七期個人大額存單。該產品分為1年期、2年期,年利率分別為2.25%、3.15%,在同期限基準利率上浮50%,起存金額20萬元。
工商銀行相關人士介紹,可轉讓大額存單對投資者有一定吸引力。當投資者購買大額存單后急需用錢,又不想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計息,可通過網(wǎng)上銀行平臺進行轉讓,相比提前支取利息損失更少,且可滿足資金流動性需求,對于買賣雙方均有益處。
舉例來說,賣方張女士持有100萬可轉讓大額存單,期限2年,年利率3.15%,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即可獲得63000元(每年31500元)利息。當其持有1年時,若提前支取,則按活期0.3%利息計算,獲利僅3000元;若以3%的利率進行轉讓,讓利1500元,則可獲得30000元利息。對于買方趙先生而言,其花了103萬元購買張女士的大額存單,只需持有1年就可以獲得33000元的收益,收益率約3.204%,高于1年期大額存單的收益率2.25%。
關于轉讓次數(shù),工行規(guī)定,只要符合轉讓規(guī)則,沒有轉讓次數(shù)限制,但需要注意持有存單1天(含)以上且距離存單到期日7天(含)以上方可轉讓。
第三方平臺加入
事實上,個人線上可轉讓大額存單并非新事物,此前就有部分中小銀行試水。不過,國有大行里工行是首家發(fā)行可線上轉讓大額存單的銀行。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這可能與各類銀行客群和發(fā)展戰(zhàn)略不同有關。國有銀行客群較大,戰(zhàn)略相對保守,因此相對于中小銀行,部分類型產品推出速度較慢。而國有行試水此類產品,一定程度上表明這一類型產品的可行性。
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到,當前,大額存單線上轉讓的“玩法”有所升級。
除銀行渠道可進行線上轉讓外,部分第三方平臺也可提供線上轉讓服務。京東金融App顯示,稠州銀行當前發(fā)售的部分個人大額存單產品可隨時線上轉讓,且由京東金融提供線上轉讓平臺。當前,京東金融轉讓平臺還為轉讓客戶提供福利,成功轉出即可獲得現(xiàn)金獎勵。
廊坊銀行旗下的4只5年期大額存單更具特色,可自動幫用戶匹配轉讓對象。據(jù)介紹,這4只產品可分別約定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后進行線上轉讓,約定轉讓期限到期當日,銀行根據(jù)約定為用戶匹配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用戶受讓此大額存單。
轉讓比例相對較低
轉讓功能讓大額存單增加了流動性的特點,為未到期的大額存單提供了靈活變現(xiàn)的渠道。某銀行業(yè)研究員認為,當前銀行建立大額存單線上、移動客戶端等轉讓平臺,實現(xiàn)了賣方轉讓分檔差異化定價、部分金額轉讓、轉讓信息訂閱等功能,這讓大額存單真正實現(xiàn)可交易、可轉讓。
不過,當前大額存單線上轉讓比例仍比較低。工行一位客戶經(jīng)理告訴記者,這是工行第一次推出可線上轉讓大額存單,了解這方面的客戶并不多。
加上此產品只是增加了一個轉讓功能,至于能否轉讓出去,需要賣方綜合考慮轉讓利率,以及買方能否接手等因素。
另一家銀行客戶經(jīng)理表示,目前個人大額存單在家庭內部進行轉讓較多,外部轉讓還較少。
此外,還有多家銀行大額存單并不接受轉讓或者僅支持線下轉讓。
展望未來,業(yè)內人士表示,可線上轉讓的大額存單兼顧收益性和流動性,未來此類型產品有望增多,這也有利于銀行儲蓄增加。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xù)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chuàng)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y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fā)布2024年報 業(yè)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jīng)營業(yè)績穩(wěn)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wǎng)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yè)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wǎng)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wǎng)站電話:010-83251800 網(wǎng)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