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寬松,加之8月20日LPR首次調整下行,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連續18個月下滑。
日前,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8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9114只,相較7月份減少11.03%。8月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下跌,降至4.04%。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保持高速增長,8月份發行1549只,較7月增加39.93%。
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持續上漲
數據顯示,8月份發行的9114只銀行理財產品中,結構性理財產品387只,非結構性理財產品8727只。
分幣種看,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中,8月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8652只,美元63只、英磅10只;結構性理財產品中,8月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312只,港元與美元發行量均為34只,其他外幣理財產品發行量均為個位數。
值得注意的是,從8月份開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0大關,美元升值后,美元理財產品發行的積極性開始提高,發行量也較以往有所上升。
8月保本類(即保本浮動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為1536只,占比16.85%,非保本類(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數量為6939只,占比76.14%;此外,其它未披露收益類型的產品數量有639只。
分類型看,結構性理財產品中,其中保本類數量為109只,保本類數量為256只,其他未披露收益類型的數量為22只;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中,保本類數量為1427只,非保本類有6683只,未披露收益類型的數量為617只。
8月份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共1549只,較上月增加39.93%。其中封閉式產品1038只,占比67.01%;開放式產品511只,占比32.99%。發行量排名前三的銀行華夏銀行、青島銀行和工商銀行,分別發行299只、102只和57,其中華夏銀行連續4個月發行量排在前三位。
從產品期限占比看,8月份發行的3個月以上、1年以內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數量占據市場主力,共1046只,占比69.59%。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付影認為,隨著“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一系列監管文件的出臺,保本理財產品發行量持續下降,凈值型理財產品成為銀行理財市場核心競爭力之一,市場上凈值型產品也逐漸增多,如果整體收益能更加穩定,對投資的吸引力將會繼續增強。
9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或繼續下降
根據監測,經歷長18個月的下跌,8月份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4%。其中,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71%,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
付影分析稱,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走低,主要與今年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有關。“上半年央行兩次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加上LPR下行,市場資金利率下降,銀行理財收益率也會下行。與此同時,在強監管下,非標資產縮減,銀行理財也很難達到高收益。”
8月發行量在20只以上的銀行,所發行的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工銀理財最高,達5%;其次為盛京銀行,達到4.7%。而發行量排在前20名的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最低維持在4.3%。
8月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排名第一的依舊為城商行,發行量為3185只,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7%;其次為農商行,發行量為2491只,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4%;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分別為1903款和130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3.87%、4.28%。
8月到期的理財產品共11571只,3915只披露了實際收益率,占比為33.84%。其中到期結構性理財產品938只,平均實際收益率為3.74%;到期非結構性理財產品2977只,平均實際收益率為4.27%,環比下降2BP。
8月到期的理財產品中,有136只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未達標率為1.18%。結構性理財產品109只未達標(未達最高預期收益率),未達標率11.62%,非結構性理財產品有27只未達到最高收益率,未達標率為0.9%。
付影表示,央行9月份宣布全面降準后,市場對央行進一步降息的預期升溫,不出意外,9月份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或將繼續下降。“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投資者可適當拉長投資期限,保證收益最大化。”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