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1月13日,部分大飛機概念股表現活躍。當日,通達股份漲停;光韻達漲逾4%;中國東航、航天動力、再升科技漲逾3%。
此前一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玉金透露,C919大飛機必將提速擴產,搶占市場份額,國產大飛機事業將從全面研制轉入產業化階段。張玉金介紹,C919規劃未來五年,年產能計劃到達150架,現在已經有1200多架的訂單,產能進入成熟期,必然會有質的升級。
2022年預虧3.38億元至5.07億元 *ST凱樂面臨三重退市風險
1月13日晚間,*ST凱樂發布2022年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2022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虧損21.54億元至23.22億元,2021年期末凈資產為虧損18.15億元。同時,公司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8億元到-5.07億元。
若2022年業績預告與最終發布的年度報告財務數據無重大偏差,*ST凱樂將連續兩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可能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目前來看,公司2022年年報預約披露時間為2023年4月28日,具體準確的財務數據將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經審計后的2022年年報為準。
進入2023年,A股市場迎來持續上漲行情,而融資客也加速進場。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A股市場兩融余額15428.30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4.38億元,其中融資余額14476.15億元,較去年底增加31.04億元;融券余額952.15億元,較去年底減少6.65億元。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對2023年中國經濟復蘇信心較強,預期較為確定,周期股機會顯現;同時,中國持續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科技股機會顯現。綜合上述,投資者對A股投資熱情上升,促使今年以來融資額增加。
【證券時報】
隨著“陽康”人群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康復后的身體狀況。特別是咳嗽、胸悶氣短等癥狀持續數天未緩解的人群,為求心安,紛紛涌向了醫院和體檢中心。在醫院放射科“一號難求”的背景下,體檢機構的CT檢測需求也日漸增多。
“現在我們旗下600多家分院的896臺CT是開足馬力的狀態。”證券時報記者從美年健康內部人士了解到,該公司近期肺部CT檢查量高峰日已經突破5萬人次,為滿足市場需求,多個分院增設下午檢測專場。
昨日,證監會修訂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及其配套規范性文件《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適當提升產品投資運作靈活度,完善風險防控安排。資管規定將于近日正式發布。
2018年4月,人民銀行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同年10月,為落實《指導意見》,證監會發布資管規定。《指導意見》及資管規定發布以來,證監會持續推動行業私募資管業務規范整改、平穩轉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除少量按照監管政策允許進行個案處理的產品外,絕大多數存量業務已完成規范整改,行業風險顯著降低,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私募資管業務逐步回歸本源,進入規范有序發展的新階段。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1月13日,已有廣東、上海、浙江等23個省份召開地方兩會。從地區生產總值(GDP)預期增速來看,多數省份將目標定在5%至7%。擴內需促消費、制造業當家成為各地拼經濟的重要抓手。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疫情進入新階段,今年是恢復經濟發展的重要時間窗口。隨著各省兩會的陸續召開,“拼經濟”地方路線圖逐漸明晰,2023年中國經濟全面恢復值得期待。
【上海證券報】
雖說截至目前的調研家數和頻次較去年同期略有減少,但去現場調研公司的情形明顯增多。“去年個股調研次數更為頻繁,但多以視頻會議為主,輔以電話會議,很多公司都不接待線下調研。”滬上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的分析師告訴記者,“今年各家券商忙不迭地開啟線下調研模式,很多同行新年第一天就開啟了出差模式。”
具體來看,周大生共被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49家券商密集調研,位居榜首;祥鑫科技共被43家券商密集調研。此外,火星人、潤澤科技、盛路通信等均被10家以上券商調研。
隨著海外資金快速回流,近期消費股成為外資機構抄底A股較為一致的選擇。數據顯示,去年12月,瑞銀、富達國際、施羅德投資等資管巨頭旗下中國股票基金不約而同加倉白酒股龍頭貴州茅臺。與此同時,釀酒板塊近1個月獲北向資金加倉市值位居所有行業首位。多家機構認為,估值處于低位、需求端逐步恢復的消費板塊已進入較為舒適的布局區間。
晨星數據顯示,由海外知名基金經理施斌管理的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去年12月對貴州茅臺進行了大舉加倉,加倉幅度為14.03%。截至1月11日,該基金總規模為55.63億美元,是海外規模較大的中國股票基金。此外,歐洲資管巨頭施羅德投資旗下的施羅德國際精選基金中國A去年12月對貴州茅臺的加倉幅度達21.65%;富達國際旗下富達中國消費動力基金在去年12月也對貴州茅臺進行了小幅加倉,加倉幅度為3.4%。
A股三大指數周線齊收三連陽 北向資金單周凈買入額居歷史第三高
周五,A股三大指數高開高收,周線均收出3連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195.31點,漲1.01%;深證成指報11602.30點,漲1.19%;創業板指報2493.13點,漲0.70%。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為7023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208億元。北向資金則大幅凈買入133.36億元,連續8個交易日呈凈流入態勢,本周累計凈買入近440億元。
盤面上,大金融板塊走強,大消費板塊再度升溫,醫療器械股展開反彈;國資云、工業母機、信創、TOPCon電池等板塊跌幅居前。
【中國證券報】
制氧機是《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明確提到的輔助治療設備。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月3日發布的《關于做好新冠重點人群動態服務和“關口前移”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養老機構配備數量適宜的氧氣袋、氧氣瓶以及制氧機等設備。
專家指出,制氧機主要是供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使用,一般健康家庭無需在家中配置制氧機。如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或其他低血氧癥狀,應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診,不宜在家中自己使用制氧機吸氧。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3年電網投資將再創新高。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日前表示,2023年將加大投資,其中電網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特高壓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多項政策陸續出臺,鼓勵特高壓行業發展與創新。在政策引領下,多個特高壓項目列入2023年重點推進名單。業內人士表示,特高壓項目建設將顯著提速,產業鏈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臨近春節假期,央行資金供應逐漸加力。1月13日,央行開展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合計1320億元,連續第3日放量且連續實施千億級操作,主要是加大了14天逆回購操作力度,此舉彰顯出有關部門維護春節假期前流動性平穩的態度。
專家表示,央行根據春節假期前流動性供求和市場利率變化,靈活、精準實施調控,有利于呵護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防范市場利率大幅波動,營造對穩經濟、強信心有利的流動性環境。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