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個人養老金業務張弓待發。11月18日,證監會發布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和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包括129只養老目標基金及37家基金銷售機構,后續兩份名錄將持續定期發布并動態調整。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正式打響,球場內外,全世界知名企業的商業角逐也已拉開帷幕,而中國企業無疑是主角之一。咨詢機構環球數據信息顯示,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杯的贊助額達到了約14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事實上,“中國制造”還印刻在世界杯更多環節中。
北證50以2022年4月29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為便于各市場參與主體及時獲取指數歷史點位信息,北交所公布了指數自基日起至11月18日的歷史點位數據。其中,6月28日,北證50報收1195.9446點,為期間最高收盤點位;10月28日,北證50報收935.9998點,為期間最低收盤點位。截至11月18日(上一交易日),北證50報收1003.1492點。
【中國證券報】
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了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報告提出,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專家表示,為穩定經濟增長、保持物價穩定,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提高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11月20日,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正式發售。工商銀行在廣州、青島、合肥、西安、成都等五個城市發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此外,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三家試點銀行也將陸續推出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專家表示,特定養老儲蓄產品較適合養老資產的保值要求,未來或成為個人養老賬戶中的投資方向之一。下一步,可考慮加快完善相關制度安排,進一步擴大試點,不斷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在北京時間11月21日零時正式打響,未來28天的賽事將吸引全球目光。世界杯蘊藏著巨大商機,各國球迷前來現場觀賽,使主辦國卡塔爾的國際航班預訂量達到疫情以來的峰值。世界杯也同樣推動國內“看球房”相關住宿需求上漲,某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式當天的看球房預訂量較前一日增長超過30倍。
【上海證券報】
黨的二十大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戰略部署,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了宏觀展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證監會主要負責人提出,資本市場要服務大局,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上周初,A股市場在防疫政策優化調整、房企支持政策出臺和海外通脹預期改善等因素影響下延續反彈,但后半周受債市波動等因素拖累有所回落。同時,北向資金全周五個交易日均實現凈流入。債市調整對股市的影響以及地產鏈估值修復會否造成風格切換,是上周市場重點關注的兩大焦點問題。機構觀點顯示,債市下跌對權益資產只會造成短期流動性擾動,而地產鏈近期的估值修復也只是輪漲而非風格切換。
特定養老儲蓄試點正式啟動 5城發行首批產品 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可達4%
歷時近四個月的籌備,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揭開面紗。11月20日,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工商銀行獲悉,該行已面向廣州、青島、合肥、西安、成都5個城市發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總體來看,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具備利率高、期限長、支取靈活三大優勢。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市場人士認為,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的特征符合居民長期的養老需求,預計將成為“搶手貨”。
【證券時報】
11月20日,中國工商銀行宣布在廣州、青島、合肥、西安、成都5個城市發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此次推出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種類型,涵蓋5年、10年、15年、20年四個期限,定價高于普通定期存款,最高利率可達4%。
受疫情反復、預期轉弱等因素影響,國內消費市場持續承壓,但結構仍有亮點。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全國31個省區市年內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發現,基本生活商品線上零售等增速快是各地的普遍特征,但升級類消費品零售則出現差異化發展,海外消費回流也在降速。如何看待這些現象?消費韌性將如何顯現?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多位業界專家。
11月4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首發陣容”——北證50成份指數樣本股名單,今日正式發布北證50成份指數實時行情,反映市場整體運行情況,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比較基準。北證50成份指數以2022年4月29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