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但總體看,“盡管最近不少基金經理增加了路演場次,各渠道銷售也都積極與投資者溝通,最近公募基金發行市場仍相對低迷。”北京地區某大型公募基金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
據記者梳理,四季度公募基金發行呈現三大特征:一是新基金發行明顯遇冷,Wind資訊數據顯示,10月份公募基金合計募集資金608.24億元,較9月份的1403.84億元環比下滑56.67%,新成立基金數量也銳減50%;二是資金認購熱情較低,導致新基金成立規模明顯下滑,大多數新基金成立規模在10億元以下,而百億元量級新基金則已4個多月沒有出現;三是債券類基金仍是基金公司布局新基金市場的主打產品,但中短債基金已在發行市場嶄露頭角。
國內核酸檢測價格再下調,目前已有省份降至3元/人次以下。11月8日,貴州省疾控檢測機構、公立醫療機構開始執行新的核酸檢測價格,單人單管最高14元/人次,多人混檢最高收費標準調整為2.6元/人次。
據了解,這是自2022年5月底,國家醫保局發布要求下調核酸檢測價格通知以來,第一次由省級醫保局統一下調核酸檢測混檢價格至3元/人次以下。而單人單管檢測價格也創下了新低。
日前,廈門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發布消息稱,目前該市住房公積金數字人民幣業務實現場景全覆蓋。此前多個試點地區曾公布數字人民幣公積金領域應用場景進展情況,整體來看,數字人民幣在該領域應用正呈由點及面縱深之勢。
今年以來,各試點地區政府圍繞“促進消費”“低碳出行”等主題累計開展了近30次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活動,并在批發零售、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領域已形成一大批涵蓋線上線下、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逐步畫出數字人民幣支付生態“圖譜”。
【證券時報】
11月9日,記者獲悉,嘉實基金旗下的嘉實長三角ESG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嘉實長三角ESG基金”)于近日發行,這是下半年首只發行的債券ESG基金。包括該產品在內,目前全市場債券ESG基金只有兩只,且表現出了明顯的穩健收益特征。包括上述兩只產品在內,今年以來共有10只ESG主題基金成立,發行份額超過30億份。再加上ESG泛主題產品在內,ESG相關基金規模已超過了2000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公募ESG投資表現出了顯著的超額收益和風險控制能力,從長期看ESG有望成為一個比較強的風格因子,從而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雙碳”目標推進下,技術創新是未來ESG投資的主線。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全市場5234只公募基金產品參與了打新并獲得配售,新股獲配總金額達到786.71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794.4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有4949只公募基金獲得新股配售。今年新股破發率大幅提升,而獲配新股的公募基金數量卻不減反增。一位基金評價人士表示,權益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和公募基金數量不斷增加,是參與打新公募數量不減反增的主要原因,今年雖然時有新股破發,但是大多數新股仍有不錯的收益,全年來看,打新的整體收益仍然是不錯的。
近日,安永發布的《2023年全球采礦及金屬行業十大業務風險與機遇專題報告》顯示,全球采礦和金屬行業高管將環境、社會、治理(ESG),地緣政治,氣候變化視為未來12個月內其業務面臨的前三大風險——這是自去年以來,ESG繼續蟬聯該行業的“頭號風險”。
工業金屬作為采礦和金屬行業的主要板塊,是典型的污染密集、勞動密集型行業。該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氣排放量較高,平均能源、廢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A股平均值的2.05倍、21.82倍、2.06倍。
【上海證券報】
面對近期震蕩反復的市場環境,多位基金經理選擇撿拾優質籌碼。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只次新基金產品凈值出現較為明顯的波動,基金經理或已進場加倉。談及對后市的看法,基金經理表示,當前時點不妨更樂觀些,已做好進一步加倉的準備。
對于公募基金而言,新基金建倉往往有6個月時間。記者梳理次新基金最新凈值情況發現,多只成立時間不滿3個月的基金凈值已發生較大變化。
今年以來,發行GDR(全球存托憑證)成為A股上市公司境外融資的熱門選擇。根據GDR可以在120天后兌回A股交易的規則,今年7月完成GDR發行的一批上市公司,將陸續面臨兌回解禁考驗。
其中,明陽智能GDR兌回限制期于11月9日屆滿,這也意味著自11月10日起,明陽智能GDR可以正式轉換為A股股票,其兌回限制期屆滿的GDR數量為3366萬份,對應A股股票1.6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1%。此外,杉杉股份、格林美的GDR也將在11月底迎來兌回解禁。
11月9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以“聚力行穩、蓄勢新程”為主題的第12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市嘉定區舉辦,汽車行業相關主管部門、主流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代表參會。引人關注的是,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在現場直言新能源動力電池和車用智能芯片供應問題,并提出改進良方。
乘聯會11月8日晚公布的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最新銷量數據顯示,在2022年初停售燃油車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一路走高。10月,比亞迪新能源車連續第二個月突破20萬輛的大關,以20.6萬輛的銷量位居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榜單第一位。
【中國證券報】
11月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廣發基金、銀華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已收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關于個人養老金基金行業平臺驗收測試結果,成為首批通過測試的基金公司。除系統開發、測試外,面對即將到來的風口,基金機構在組織架構設置、投研流程、產品、投顧服務等方面做了全方位準備。
11月4日,證監會發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明確了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的條件,包括最近4個季度末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規模不低于2億元的養老目標基金,投資風格穩定、投資策略清晰、運作合規穩健且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基金中基金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基金。
預計到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累計將達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廢舊電池將達到96萬噸。2025年通過回收動力電池可再生的鋰、鈷、鎳、錳資源量分別約占相應需求量的27.7%、55.5%、28.7%、47.9%。
近年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產量持續提升。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今年1至9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達372.1GWh,同比增長176.2%。在動力電池需求不斷攀升的背景下,上游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特別是鎳、鈷、鋰等對外依存度較高的核心資源。據上海鋼聯數據,截至11月8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57.9萬元/噸,創歷史新高。
11月7日,金鴻順公告稱,擬收購德雷射科(廊坊)100%股權,新增光伏領域高端設備制造業務。2022年以來,光伏行業火爆刺激上下游產業新一輪擴產。同時,A股多家上市公司也開始“追光”,紛紛跨界投資光伏產業,各家公司投資方式也不盡相同,有通過收購、設立光伏公司,或是投資新建光伏項目,或是與其他企業共建新公司,進入領域也涵蓋了光伏電站、光伏發電、光伏異質結等多個細分賽道。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30家上市公司跨界到光伏行業。其中,有從事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有從事乳品行業的皇氏集團,有從事紡織行業的江蘇陽光,也有從事專業設備制造的上機數控等。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