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10月31日,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正式啟動,14家做市商嚴陣以待。這是境內主要股票市場首次引入做市商機制,對于提升科創板股票流動性,釋放市場活力,增強市場韌性具有重要意義。
10月29日,上交所組織14家做市商開展了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上線前的最后一次通關測試。做市商對選擇的50只股票(剔除重復后42只)進行了全鏈條業務測試。測試結果完全符合預期。
10月31日,興銀理財首款養老理財產品“興銀安愉1號養老理財”正式開售,這也是正式發行養老理財產品的第10家機構。
自去年養老理財試點獲批以來,試點范圍和產品數量持續增長,廣受追捧。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試點的推進,養老理財產品漸趨成熟,將逐步成為最重要的主題性資管產品之一。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養老理財產品將在多個層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大險企前三季度歸母凈利合計1565億元 壽險深度調整產險加速復蘇
截至10月30日,A股五大險企均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5家A股上市險企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1565.37億元,同比下滑15.63%。分業務看,前三季度,上市險企的壽險業務深度調整,產險業務則加速復蘇。
前三季度,財險業務占比高的中國人保歸母凈利同比增長13.1%,其他4家主營壽險或壽險業務占比高的險企歸母凈利均同比負增長。究其原因,在負債端,財險業務受益于深入轉型、政策紅利等因素,行業保費增速較快,綜合成本率下行。壽險業務受疫情、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保費增速持續承壓。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已經披露數據的38家上市券商三季度累計實現自營凈收入593.44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617.18億元,僅有4家券商逆市增長。
分析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波動帶來了自營收入的劇烈變化。雖然非方向的權益投資策略等理念開始逐步被各家券商重視,但是目前證券業仍難擺脫“靠天吃飯”的困境,證券公司增強投資收入的穩定性仍然任重道遠。
整體來看,三季度市場持續震蕩,使得不少基金收益告負,公募基金的總規模也有所縮減。但從申購贖回情況來看,公募基金的份額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權益基金的份額增長超千億份,蔡嵩松、丘棟榮、葛蘭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產品份額大增,還有基金份額增幅超5倍,顯示各路投資者仍在逆市申購。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公募基金行業管理的資產凈值合計26.59萬億元,相比6月末的26.79萬億元縮水約2000億元。其中,受股市震蕩、基金凈值下跌影響,權益基金的規模縮水最為明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規模在三季度減少了7320.91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光伏行業利潤繼續向頭部廠商集中,各環節頭部廠商業績增速強勁。硅料價格7月初突破30萬元/噸以來持續高位運行,由于需求量增長,硅料龍頭是最大受益者。
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217.3億元,領跑行業,同期營收達1020.8億元,成為首家營收突破千億元規模的光伏企業。通威股份表示,高純晶硅產品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價格同比上漲,疊加公司新產能快速爬坡達產,實現量利大幅提升。
【上海證券報】
14只公募REITs于近日陸續交出三季度“成績單”。整體來看,多數公募REITs項目經營表現穩定,較二季度有所好轉,6個項目營收超1億元,6個項目凈利潤超2000萬元。此外,交通類公募REITs經營業績逐漸修復,園區類公募REITs經營表現分化,倉儲物流和能源基礎設施REITs經營表現穩健。
底層資產盈利水平向好,11個項目在三季度實現了盈利。其中,鵬華深圳能源REIT凈利潤最高,為1.95億元;其次是平安廣州廣河REIT,項目三季度凈利潤達7312.39萬元;華夏中國交建REIT、東吳蘇園產業REIT、華夏越秀高速REIT、中航首鋼綠能REIT等4只公募REITs的底層項目凈利潤在2000萬元以上。
對于美元債一級發行而言,這或許會形成較大的沖擊,因為越來越多的境內企業會選擇發行境內人民幣債,而不是美元債。但對于二級市場而言,這又意味著不錯的投資機遇,因為在同樣的風險水平下,投資中資美元債或能獲得更高收益。
當前,中資美元債一、二級市場正呈現不同態勢。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表示,有計劃在海外募集資金投資中資美元債市場,不少個人投資者也在尋找好的國際債券型基金標的。
截至10月31日,深市主板1505家、創業板1205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三季報。整體而言,深市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保持增長韌性,積極服務制造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雙碳”等重大戰略,板塊資產質量穩步提升。
已披露三季報的1205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近四成公司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龍頭公司及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齊頭并進,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持續發力,表現出良好發展韌性。
【中國證券報】
10月29日,上海貴酒(證券簡稱:巖石股份,股票代碼:600696)發布了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貴酒營業收入約7.87億元,同比增長73.92%,已遠超去年全年6.03億元的營收規模;實現歸母凈利潤4730.16萬元,并實現了營業收入連續三個季度同比、環比穩步增長。
作為資本市場的“醬酒第二股”,在白酒行業整體營收增速放緩、利潤下滑的情況下,上海貴酒持續穩健發展,展現了較強的市場韌性。
A股三季報收官!538家公司凈利潤翻倍 63家凈利潤超百億元
10月30日晚,A股三季報披露收官。截至10月30日20點,A股共有4960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2363家上市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47.64%。其中,63家上市公司凈利潤超百億元。從產業鏈角度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光伏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
凈利潤方面,數據顯示,2325家上市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億元,508家超過10億元,63家超過100億元。中國石油、中國海油等7家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000億元。
作為中長線資金的代表之一,社?;鸪謧}動向受到市場關注。今年第三季度,被視為價值投資風向標的社?;鸩扇×耸裁凑{倉動作?
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在已披露三季報的4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48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身影,占比超過十分之一。從持倉動向來看,相比二季度末,第三季度,152家公司被社保基金“增持”,96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新增社?;?。獲社保基金增持和新進的公司合計248家。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