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本報訊 10月28日,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金融”)、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聯合發布實施《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科創板做市借券業務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明確了證券公司從中證金融借入科創板股票用于做市交易業務的有關操作和要求。
《細則》與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相關規則有效銜接,旨在通過為做市商提供券源支持,降低做市交易成本,有效發揮做市商機制作用,提升股票流動性和定價效率,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是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基礎交易制度、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的重要舉措。
隨著上市公司2022年三季報進入密集披露期,作為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重要渠道,QFII在三季度的投資動向也備受投資者關注。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收盤,A股市場共有3370家上市公司已經披露今年三季報業績,有48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QFII的身影。
從持股數量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述483家公司被QFII合計持股數量為51.58億股,寧波銀行、上海銀行、生益科技等3家公司被QFII持股數量位居前三,均超3億股。
繼部分電商平臺開啟“雙11”預售后,今年最大的快遞旺季也即將拉開序幕,各大快遞企業早已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雙11”各大快遞公司選擇“提質不提價”。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雙11’是各大快遞公司準備最充分的一年,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年。預計大促期間快遞量將呈現巨量峰值,同比有望保持較明顯增長。預計全年行業增速可達6%至7%,快遞行業仍將繼續保持穩健發展。”
【證券時報】
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發展,“軟件定義汽車”已成為當前汽車產業的共識,這也對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汽車智能架構的升級,無疑離不開軟硬件的共同支撐。
在過去長達兩年的“芯荒”潮中,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重視對芯片的布局,與芯片廠商的合作也變得更加緊密和直接。日前,長城汽車宣布與恩智浦半導體開展戰略合作,并將設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推動汽車智能架構升級。
2020年啟動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迎來收官之年。這場影響甚廣的改革,為國企和各地經濟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隨著響鈴節點臨近,中央企業和各地國有企業陸續交出亮麗答卷。
根據記者梳理,眾多國企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基本完成,改革進入收官攻堅階段。越來越多的地方樣板和全國范例也加速浮現。多地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增強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方面都取得明顯進展;同時在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內生驅動,提高管理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國資產業鏈潛力也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掘。
作為老牌能化全產業鏈企業,在國際能化產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的背景下,廣匯能源(600256)業績連創新高,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84億元,盈利規模是2021年同期的三倍,且遠超2021年全年。
近日,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采訪團走進廣匯能源,對話廣匯能源董事長韓士發。在韓士發看來,廣匯能源當前已經構建了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抵御外部風險因素的能力持續增強,同時,堅持綠色發展、引入先進技術、貫徹高質量經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也為公司構筑了堅實發展基礎。
【上海證券報】
今年以來,農行持續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重點領域貸款投放量創歷史新高。農行昨晚出爐的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該行前三季度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2.2萬億元,增量超過去年全年,第三季度新增貸款實現同比多增。其中,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貸款增速分別為30%、40%、29%,均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農行聚焦“三農”重點領域,持續加大鄉村振興領域信貸投放。截至三季度末,該行縣域貸款、涉農貸款余額分別為7.2萬億元、5.48萬億元,分別新增9744億元、7443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隨著中國石化28日晚正式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三大石油公司的前三季度業績全部出齊。業績報告顯示,3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總和高達2857億元人民幣。
中國石油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業績指標繼續保持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按照中國財務報告準則,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38.3%;自由現金流大幅增長,財務狀況健康良好。
昨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后震蕩下跌,創業板指失守2300點。截至收盤,滬指跌2.25%,深證成指跌3.24%,創業板指跌3.71%。本周以來,A股市場持續探底,滬指周跌幅超4%,創業板指周跌幅超6%。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陸續披露,業績成為近期市場的核心主導因素。受業績增長失速影響,伊利股份、歌爾股份等多只白馬股昨日跌停。此外,機構“抱團”股昨日亦大幅走弱,寧德時代跌超6%;貴州茅臺連續多日調整,昨日股價已跌破1400元。
【中國證券報】
近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在各地密集落地。業內人士表示,支持設備更新改造將有效擴大制造業市場需求,同時對四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形成有效支撐。展望后續,金融管理部門將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貨幣政策將在總量和結構兩個維度持續發力,精準服務實體經濟。
如,農業銀行海南省分行向海南大學投放1766.25萬元設備更新改造貸款,用于學校教學科研、實驗實訓等設備購置和基礎設施建設,期限2年;光大銀行南昌分行為龍南旅游發展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放10年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5000萬元,用于龍南市7個體育場館體育器材購置;興業銀行溫州分行為浙江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發放設備更新改造貼息貸款2166萬元。
上市公司股東戶數變化與其二級市場的股價一般呈現負相關的規律。截至10月28日,據上市公司三季報,有249家醫藥生物板塊公司股東人數較今年中報出現縮減,其中211家公司股票在10月份實現上漲,跑贏大盤。
市場人士表示,公司股東總戶數的降低意味著有大量的籌碼正在集中,主力入場跡象較為顯著。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收盤,近20個交易日以來,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醫藥生物板塊以10.36%的漲幅領漲A股市場。
10月28日晚,A股五大險企三季報全部披露完畢,凈利潤增長情況出現分化。壽險公司和財險公司業績呈現“冰火兩重天”。作為壽險公司的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凈利潤出現比較明顯的降幅,財險業務比重較大的中國人保凈利潤則實現兩位數增幅。
在負債端,五大險企前三季度保費均實現正增長,共攬保費2.12萬億元。在投資端,各大險企面臨階段性承壓,投資收益率出現下降,并由此拖累凈利潤表現。各大險企都采取多種舉措積極應對。相關險企透露,三季度根據市場環境和長期戰略配置,在市場低位逐步做加倉動作,并積極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不斷優化持倉結構。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