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10月11日,中際旭創、天宇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進展。同時,立訊精密、石大勝華等公司披露重要股東增持進展。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共發布792份增持計劃,同比增長15.12%;發布435份回購預案,同比增長24.64%。從回購實施角度來看,年內562家上市公司累計回購金額達714.47億元。
日前,青島銀保監局發布的《關于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顯示,海爾消費金融注冊資本已由10億元人民幣增至15億元人民幣,股權結構不變。
針對本次增資,海爾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增資為了更好地開展消費金融業務,將積極布局、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
9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2.47萬億元 穩增長措施促信貸需求持續回升
10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9月份金融數據及社融數據。數據顯示,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9月份新增信貸大幅擴張,同比環比均明顯多增,信貸結構顯著改善。”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分部門看,居民貸款新增6503億元,較8月份增加192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038億元,在8月份增長基礎上繼續改善,表明居民消費信心持續恢復。同時,在降息、減稅和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政策進一步加碼下,市場信心逐步修復,房地產銷售邊際改善,提振居民按揭貸款需求,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3456億元,為三季度以來最高水平。
【中國證券報】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我們連續享受15%企業所得稅低稅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國家對出口企業實際征稅率下調等政策,十年間累計為企業減免稅費4.5億元。”朝陽浪馬輪胎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金永生說。
過去十年間,有成千上萬的市場主體體會到了減稅降費的“甜頭”。十年來,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8.8萬億元,我國宏觀稅負從2012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5.1%。在減稅降費做好“減法”的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還體現在做好“加法”上,保持必要財政支出強度,穩定經濟大盤,有效降低了經濟周期波動影響。
近期,保險板塊增持、回購動作頻頻。10月以來,港股上市公司友邦保險已進行5次回購,涉及金額超過5.3億港元。此前,中國平安已完成去年8月發布的回購計劃,累計回購A股股份逾1億股,耗資約50億元。同時,近期險企股東和高管增持動作也頻頻出現。
分析人士認為,保險板塊的大量增持和回購,反映了保險業管理層普遍認為目前股價被低估,同時表達了對未來長期向好發展的信心。多家機構認為,在經歷一段時間調整后,行業基本面趨向好轉,壽險負債端有望迎來改善,財產險諸多非車險業務發展空間充足。
近期,市場持續震蕩,但一些細分行業仍存亮點,醫藥、畜牧養殖、電力設備等行業主題ETF輪番上漲,帶來結構性投資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在震蕩市中,不少資金借道ETF入市,獲取波段收益。僅10月10日一天,資金逆市凈流入超過42億元,除寬基指數ETF外,跌幅較大的芯片板塊也被大舉加倉。在業內人士看來,ETF除了滿足機構投資者中長期的配置需求外,還能通過低買高賣獲取短期超額收益,尤其在行業輪動較快的市場行情中,能夠滿足投資者擇時的需求,是一種較好的工具產品。
【上海證券報】
記者梳理發現,本次通報的10起案例均為違規辦理跨境資金流出業務案例。其中,8起企業違規案例涉及虛構貿易背景、付匯無實際進口等典型違規行為,個案最高罰款金額960.2萬元人民幣;2起個人違規案例分別為分拆逃匯和違規刷卡逃匯,個人最高罰款172.78萬元人民幣。
比如,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徐州鴻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虛構貿易背景,對外付匯2734.9萬美元。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構成逃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罰款960.2萬元人民幣。
本月發布的《西安市促進工業有效投資若干措施》提出,積極引入銀行、擔保、信托等金融資源,構建“投貸擔”聯動合作機制,力爭帶動支柱產業項目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
廣東省發布的《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措施》提出,全力抓好工業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2022年推動85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建設5G基站5.2萬座。
安信證券研報顯示,從港股上市新股的行業分布來看,醫療類企業有12家,科技企業有10家,成為今年前三季度IPO最活躍的兩大板塊。從募集規???,消費類公司募資規模最大,超過170億港元;從發行規模區間看,募資金額低于10億港元的IPO數量最多,達36家。
三季度港股IPO市場逆勢回升的原因之一,是天齊鋰業、中國中免兩只超大型新股相繼上市,貢獻了當季過半募資額。此外,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物業巨頭萬物云也在三季度相繼登陸港股。
【證券時報】
價格已陰跌數月的鈦白粉市場,近日再度迎來廠家宣漲,涉及產品集中于品質相對更優的氯化法。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受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企、下游需求持續不振擠壓,目前鈦白粉部分生產廠家已出現成本倒掛,價格底部支撐明顯。不過,四季度鈦白粉市場依然面臨需求弱勢局面,價格回漲空間依然不足。
“10月10日,中信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漲價函,提出將自10月15日起,上調CR系列氯化法鈦白粉價格。其中國內市場各牌號分別上調1000-2000元/噸,海外市場各牌號分別上調100-150美元/噸。”對于市場價格變化,下游經銷商十分敏感,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楊遜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在中信鈦業發布調價信息前,9月29日,宜賓天原物產集團有限公司已宣布,自當日起上調不同牌號氯化法鈦白粉銷售價格800元/噸,國際市場上調100美元/噸。
三季報啟幕之際,10月11日晚,多家公司發布公告預計前三季度業績實現大幅增長,而其背后驅動因素主要為產品價格上漲與需求提升。
眾興菌業10月11日披露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14.45億元,同比增長36.43%,凈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長341.56%。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食用菌價格尤其是金針菇價格同比上漲較多,同時公司雙孢菇產銷量同比增加較多。
10月以來,人民銀行連續4天在公開市場保持縮量續作的凈回籠操作,在10月8日至11日期間累計實現凈回籠7430億元。在公開市場操作的同時,抵押補充貸款(PSL)時隔兩年半再度凈新增引發市場關注。
受訪專家表示,央行在國慶節后持續縮量續作,是通過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維持資金面跨月跨季平穩過渡、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合理舉措。在四季度穩增長需求依然較大的情況下,相信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加大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著力增加對實體經濟貸款投放,更有力地支持實體經濟。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