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近日召開的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要求,“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響應號召,粵、蘇、魯、浙、豫、川6個經濟大省陸續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當前重點工作。其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成為各省穩投資穩經濟的主要抓手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白彥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大省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有助于以點帶面、織線成網,發揮好對其他省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帶活一池春水,對于穩投資至關重要。
8月份制造業PMI回升至49.4% 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延續恢復態勢
8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4%,低于臨界點,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總體上看,面對疫情、高溫等不利因素影響,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企業積極應對,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隨著銀行理財產品全面向凈值化轉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陣營不斷壯大,銀行理財市場正邁向新的發展階段。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圍繞“養老”“ESG”“專精特新”等主題積極推出不少創新類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從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角度來看,未來銀行仍要加大研發特色產品的力度,更加精準地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實現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
【證券時報】
公募基金作為A股市場主力軍之一,其動向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合計達5.98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比重7.04%,占A股流通總市值比重8.43%,公募基金仍是持股市值占比最高的專業機構投資者。基金公司投資A股的規模占基金公司管理總規模的比重為20.63%,相比一季度末提升0.48個百分點,公募基金在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今年上半年A股整體表現不佳,拖累大多數基金業績。從基金半年報中可以看到,基金持有人也以虧損居多。Wind數據顯示,僅有9家公司的產品利潤超過10億元,高達18家基金公司的產品上半年虧損100億元以上。
從最新披露的半年報來看,在所有類型的基金中,機構投資者的持倉占比約為48%,個人投資者占比為52%,整體仍是平分秋色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相比,機構投資者的持倉占比有小幅提升,2021年中和2021年末,機構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持倉占比分別為44%、46%。
其中,一級分類里最受機構投資者關注的是債券型基金,機構投資者持倉占比高達85%;其次是另類投資基金,機構投資者的持倉占比也不小,約為66%。綜合來看,這兩類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持倉占比遠高于均值。
整體來看,全行業共有64家公募基金披露了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合計凈利潤約194.71億元。其中,券商系公募的表現最為亮眼,領跑全行業,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華夏基金等5家券商系頭部公募上半年凈利潤均突破10億元,中金基金、浙商基金、西部利得基金等券商系中小基金公司凈利潤同比翻倍。
整體來看,由于上半年市場較為震蕩,基金公司凈利潤普遍承壓。雖然有部分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獲得高速增長,但盈利主力依然集中在頭部公司,基金行業的“馬太效應”愈演愈烈。
【上海證券報】
周三,A股市場“高低切換”提速,板塊間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態勢。一方面,在消息面因素擾動下,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賽道股大幅回撤,不少熱門股跌停;另一方面,資金紛紛轉戰股價處于相對低位的品種,保險、白酒等傳統藍籌股發力護盤。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202.14點,下跌0.78%;深證成指報11815.79點,下跌1.29%;創業板指報2570.41點,下跌1.60%。在經歷了本周前兩個交易日連續縮量后,昨日市場量能明顯放大,兩市合計成交10024億元,重返萬億元上方。北向資金則逆勢凈流入79億元。
截至8月31日,滬市2122家上市公司完成2022年半年報披露。面對上半年國際形勢復雜演變、疫情沖擊等影響,滬市公司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有力推動國民經濟持續恢復。
其中,科創板公司作為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戰疫情、謀創新、穩鏈條、增后勁,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較快增長。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有序推進募投項目,有效借力創新制度,科創板公司加速發展。
依托于持續增長的管理規模,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入可觀。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上半年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為719.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73.06億元增長6.92%。其中,管理費收入超10億元的基金公司增至21家,行業“馬太效應”仍在加強。
具體來看,易方達基金是上半年管理費收入最多的基金公司,達到了51.07億元,同比小幅增長。管理費收入第二名是廣發基金,達到35.99億元,與易方達基金相差約15億元。
【中國證券報】
無人駕駛數字人民幣支付體驗車、數字人民幣生態城市3D模型、數字人民幣大道、沉浸式體驗“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成為8月31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一大看點。
專家表示,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正持續多元化,不僅有助于數字人民幣推廣,也有助于改善消費結構、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可繼續穩妥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8月31日開幕。專家表示,服貿會如約而至,充分彰顯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展會平臺,服貿會將進一步發揮作用,擴大服務貿易“朋友圈”,為服務貿易開放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目前,我國服務貿易‘朋友圈’不斷擴大,與我國有服務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增加到200多個。”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王東堂日前表示。
8月30日晚間,中國交建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中國交建提前一個月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8月11日,中國電信宣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94條關鍵舉措已全部完成,提前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
此外,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五礦、保利集團、國家電網、中國石化、兵器裝備集團、中國華電、中國移動、東風公司、中國建材、南航集團等多家央企宣布已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重點改革任務取得明顯成效。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