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近日,兩大重磅會議連續強調“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受訪專家認為,作為下一步拉動投資的重要抓手,基建投資項目開工和建設將進入加速期。
繼4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指出要加強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后,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保障,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五一檔作為一年之中的第四大檔期,票房體量僅次于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按照慣例,一些中體量國產電影和大體量進口電影會專攻五一檔,比如2021年檔期票房冠軍是國產愛情片《你的婚禮》;2019年檔期票房冠軍是進口電影《復仇者聯盟4》。”一位數據平臺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金傳媒團隊研報指出,當前觀眾觀影需求仍相對剛性,若后續疫情控制有效、影院營業率持續回升,行業有望自暑期檔逐步回暖。
隨著2021年年報業績披露收官,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方案也紛紛出爐,其中高股息率的優質品種受到市場各方關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正不斷顯現。高股息率不但意味著股市吸引力和股票資產配置價值的提升。同時,也是上市公司吸引價值投資者和長期投資者的重要指標。”
【證券時報】
5月3日晚間,比亞迪在港交所公告,4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10.60萬輛,較上年同期的2.57萬輛同比增長313.22%。1~4月,比亞迪累計銷量39.24萬輛,同比增長387.94%。
這是自3月以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10萬輛。數據顯示,今年3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0.49萬輛,同比增長333.06%。
上海疫情對周邊地區的產業鏈產生了較大影響,尤其是集成電路、新能源上下游遇到挑戰。隨著近期上海復工復產的有序展開,周邊產業鏈相關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趨穩定。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江蘇、浙江等地的集成電路、新能源科創板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持續保證生產經營穩定,保障供應鏈平穩運轉。
據紫金銀行發布的財報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行總資產為2280億元,較年初增長213億元,增幅為10.3%。去年全年,該行營業收入為45.02億元,同比增幅僅為0.57%;凈利潤15.15億元,同比增幅為5.11%。
對比已經發布業績的上市銀行來看,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的增幅,紫金銀行的表現均算疲軟,在上市銀行中排名靠后。在沒有業績作為強力支撐的情況下,曾享受過“首家A股上市省會城市農商行”高光時刻的紫金銀行,如今歸于沉寂,股價已較彼時跌去近七成。
【上海證券報】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日宣布,四年前依據所謂“301調查”結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兩項行動將分別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結束。即日起,該辦公室將啟動對相關行動的法定復審程序。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說,將告知那些受益于對華加征關稅的美國國內行業代表相關關稅可能取消。行業代表可分別在7月5日和8月22日之前向該辦公室申請維持加征的關稅。該辦公室將依據申請對相關關稅進行復審,復審期間將維持這些關稅。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整個基金持有可轉債市值跌至2548億元,占全體基金凈值的比例亦跌至1.02%,總持倉市值縮水2%。這也是時隔四年,可轉債市場再度出現基金持倉市值縮水的現象。
一季度,連續三年走強的中證轉債指數下跌8.36%。一季度A股整體表現不佳。同時,受到美聯儲加息影響,債市亦回調較大。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一月的2.67%大幅升至2.84%。受此影響,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情況出現上述變動。
隨著滬市2087家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成績單,一幅穩增長、優結構、重回報的經濟“畫卷”徐徐展開,為戰“疫”中的A股市場注入陣陣暖意。
據上海證券報資訊統計,截至4月30日,除未來股份等4家主板公司外,滬市主板和科創板2087家上市公司全部完成了2021年年度報告披露。“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滬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在穩經濟、促就業、保民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本盤”。科創板立足科技創新,“硬科技”底色持續彰顯,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科創板國際吸引力的進一步提升,也將A股硬科技的“名片”擦得更亮。
【中國證券報】
國家統計局4月30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7.4%,比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制造業總體景氣水平繼續回落。
針對近日媒體報道河南等地個別村鎮銀行取款難的問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4月30表示,銀保監會高度關注河南等地個別村鎮銀行有人涉嫌違法及線上服務渠道關閉問題,已責成當地銀保監局密切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迅速開展調查核實,積極穩妥處置。目前,相關村鎮銀行營業網點存取款業務正常開展。
寧德時代高管接受采訪:動力電池、儲能雙業務驅動筑牢行業龍頭地位
近期上游原材料價格暴漲致使動力電池行業利潤集體承壓。同時,隨著TWh(億千瓦時)時代臨近,動力電池產業全球競爭也日趨激烈。
寧德時代副總經理蔣理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全球共同推進“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發展不會因為這些短期波動而變化,前景依然廣闊。公司已通過布局上游、資源回收等多舉措應對。此外,公司正加速擴產滿足未來市場需求,并通過動力電池、儲能雙業務驅動,筑牢公司行業龍頭地位。
今年以來,基金發行逐漸降溫,4月以來共有94只新基金成立,總發行份額835.12億份。今年前4月新成立基金發行份額同比下降70%。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與市場熱度較高時相比,如果在當前“播種”,獲利的概率和收益率都會更高,當前或已是一個可以開始進行投資布局的時機。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