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13例行政處罰案件,涉及阿里巴巴、騰訊、嗶哩嗶哩等互聯網巨頭,每個案件涉事企業均被頂格處罰50萬元。
當日收盤,港股恒生科技指數收跌4.63%,嗶哩嗶哩跌10.63%、騰訊跌4.31%、阿里巴巴跌2.05%。對此,記者聯系了上述三家企業,但截至發稿,均未收到正面回復。
1月5日,中國移動在A股滬市主板上市交易,發行價格為57.58元/股,發行股份8.4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487億元。本次發行設置超額配售選擇權(綠鞋機制),若綠鞋全額行使,則發行規模將擴大至約9.73億股,對應募集資金總額560億元,為近十年來A股最大規模IPO。
截至當日收盤,中國移動股價為57.88元/股,每股漲0.3元,漲幅為0.52%。首日成交額高達152.59億元,總市值1.23萬億元。若按收盤價計算,投資者每中一簽即可獲利300元;若按盤中最高價63.58元/股計算,每簽可獲利6000元;若按當日成交均價59.76元/股計算,每簽可獲利2180元。有網友調侃稱,“若按收盤價來看,中國移動給中簽者送了一頓海底撈。”“300元話費已到賬。”也有不少投資者表示,“至少沒破發,已經不錯了。”
1月4日晚間,遠大控股發布了兩則公告,一則公告稱,副董事長、副總裁許強在去年11月份發布的減持計劃已經完成;另一則公告稱,許強發布了新的減持計劃。由此可見,許強“去意已決”。
而這不過是滬深兩市董監高近一年來實施減持其中一例。Wind資訊數據顯示,近一年內(即2021年1月4日至2022年1月4日,下同),滬深兩市共有1107家上市公司的董監高進行了減持,合計套現約1101.55億元。而且,結合監管部門此前公開通報的信息可以發現,在這些減持中,不乏短線交易、窗口期交易、內幕交易等行為。
【證券時報】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近期,各地頻傳重大項目投資、開工動向,全面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提質增效,發揮投資的拉動作用。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初步統計,四川、浙江、河南、上海浦東等多地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亦有多地在歲末年終公布了新一年重點項目投資規模。從趨勢上看,各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穩步增長,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仍占重要地位,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教育、環保、公共衛生等方面也是重點布局方向。
近日,中信建投證券一篇研報引發市場關注。該研報標題為《如何理解東方財富的短期性價比與長期成長性?——深入的盈利預測視角》,預計東方財富2030年的收入可達到723.3億元,2020年~203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4.2%;歸母凈利潤可達到474.5億元,2020年~203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5.8%。
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負責人向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一般研報要求預測下一年度,最多的時候分析師會預測3年左右。至于未來10年左右的情況,分析師自己的財務模型底稿中基本都可以做,但一般不會出現在正式的研報中。
進入2022年1月初,多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發布了去年12月的銷售簡報,綜合來看,雖然國內豬價市場行情持續回落,但不少公司生豬銷售收入出現逆勢環比增長。
從二級市場看,近期A股豬板塊持續走強。Wind數據顯示,元旦后的2個交易日,Wind豬產業指數累計漲幅超過5.7%,而同期上證指數下跌1.2%。從個股看,板塊內25只股票全部收紅,其中傲農生物漲超19%、新希望漲超12%、天康生物漲超10%。
【上海證券報】
2022年頭兩個交易日,以鋰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賽道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申萬電力設備行業指數兩個交易日跌去7%,寧德時代等龍頭公司股價回撤近10%。
有觀點認為,機構調倉換股是造成新能源板塊出現回調的主要原因。從盤面結構上看,近期市場風格確實出現一定程度的高低切換:在賽道股下跌的同時,銀行、地產等低估值品種表現強勢。
2022年頭兩個交易日,生豬養殖板塊迎來了“開門紅”。截至1月5日收盤,傲農生物收漲逾8%,盤中一度沖擊漲停板;新希望連續兩個交易日漲逾5%,禾豐股份、金新農等紛紛跟漲。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本輪豬周期的價格拐點預計在2022年4月到6月。在一季度豬價較低的背景下,生豬去產能有望加速。市場對豬周期反轉的預期強化,催化近期的板塊表現。
遭中信證券研報看空后,“期貨一哥”永安期貨5日連發公告,回應新年股價走勢“開門黑”。永安期貨表示,近期公司經營活動正常,外部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
永安期貨上市前后,各家券商對其的價值判斷存在分歧。如華金證券喊出43.60元/股的目標價,而中信證券只給出了22元/股,二者相差近一倍。
【中國證券報】
此外,宋都股份1月4日晚還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寧波旭都將其持有的嘉興楨誠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30%的投資份額全部轉讓給杭州西奧,交易對價不超過6.01億元。
宋都股份稱,公司此次轉讓投資份額,系出售股權投資類的房地產項目,有利于公司平衡現有業務布局,提升資金回籠水平,并通過合理的交易架構的設置降低負債水平。
1月4日晚間,浙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執行董事、行長張榮森于1月4日以3.52元/股的價格增持該行A股股份28.41萬股,增持金額100萬元。本次增持后張榮森持有浙商銀行A股102.21萬股,占總股本的0.0048%。
浙商銀行高管已多次增持自家股票。2021年9月23日,行長張榮森以3.55元/股的價格增持該行A股30萬股,增持金額106.5萬元。2021年9月,浙商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劉龍以3.53元/股的價格增持該行A股股份28.33萬股,增持金額100萬元。
近日,多個部委密集部署2022年穩增長相關政策。專家表示,2022年經濟增長動力將來自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制造業投資、加速增長的基建投資、逐漸復蘇的消費及持續向好的出口。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貨幣政策將配合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發力。
近日,多個部委就穩投資作出部署,基建投資尤其是新基建成為重點之一。機構預計,2022年基建投資將有效發揮引領作用。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