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隨著2021年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9家控股參股的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浮出水面。盈利榜單排名暫為:招商基金、諾安基金、萬家基金、永贏基金、鑫元基金、東吳基金、浙商基金、東海基金和南華基金。
從目前披露的中期報告中,記者發現,基金經理普遍認為以成長相對占優的結構性行情或仍將持續,而在此市場背景下,公募基金上半年經營業績出現分化態勢,頭部基金公司強者恒強,中部基金公司以產品差異化和互聯網渠道布局快速趕超,業績增長喜人,而部分中小基金則出現業績下滑,甚至經營虧損的情況。
8月19日晚間,在中國電信正式回歸A股上市的前夜,中國聯通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財報。至此,三大運營商悉數披露2021年上半年業績。
數據顯示,按營業收入來看,三大運營商上半年共計實現營業收入8270億元,以上半年181天計算,三大運營商日均入賬45.69億元;按凈利潤來看,三大運營商上半年合計實現凈利潤808億元,日賺4.46億元。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氫能發展邁入快車道。當前,北京、河北等多地發布了“十四五”期間氫能產業發展相關方案。
8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2023年前,推廣加氫站及加油加氫合建站等靈活建設模式,力爭建成37座加氫站,推廣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2025年前,探索更大規模加氫站建設的商業模式,力爭完成新增37座加氫站建設,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證券時報】
商業銀行一種新的解決不良方式日漸風行。近20家商業銀行在定增計劃中明確表示,擬向參與定增的意向認購方搭售該行的不良資產。
目前,多數銀行股破凈,部分中小銀行股權即便折價拍賣也屢現流拍,那么定增搭售不良的吸引力在哪里?一家國有AMC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定增搭售不良看似具備可行性,但銀行定增盛行往往出現在經營情況好、股權被爭搶的時候,定增搭售不良的方式從去年開始多起來,肯定不能是常態。
8月19日,快手再度大跌,截至收盤股價報65.75港元創新低,較高位下跌達84%,總市值已經跌破3000億港元,當前快手走勢與上市之初大相徑庭。
數據顯示,快手上市打新人數創港股歷史紀錄,達142萬人,超額認購逾1200倍。在市場高漲的情緒和大戶資金推動下,快手很快就站上了417.8港元的高位,在當時看來這的確是所有投資者的一場狂歡盛宴,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們。
在過去的22個交易日(7月21日至8月19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突破萬億,市場火爆可見一斑,連續突破萬億成交的持續天數位居歷史第三位,持續天數前兩名均出現在2015年且都超過25天。
作為衡量市場活躍度的一個重要指標,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連續10個交易日以上破萬億共出現9次,期間滬指漲多跌少,但本輪成交額連續破萬億與以往明顯不同。
【上海證券報】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近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三次審議。與此前的草案二審稿相比,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對應用程序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等問題作出更具針對性的規定。
草案三審稿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并應當與處理目的直接相關,采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限于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
今年以來,在保險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健康險以兩位數的保費同比增速“一枝獨秀”。在資本市場,也有這樣一批蹭健康險熱點的企業,近期擬扎堆上市。
其中,思派健康科技、圓心科技、鎂信健康科技3家公司在近一年來密集融資,合計融資規模數十億元,并且都在近期發布或傳出赴港IPO計劃。今年,已有多家與保險公司展開密切合作、布局大健康賽道的企業成功上市。
中科信息并購案被按下暫停鍵。8月19日,中科信息發布公告稱,公司為本次交易聘請的律師事務所,因其為其他公司提供的法律服務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尚未最終結案。根據有關規定,深交所于8月18日中止本次交易審查。
中科信息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項目申請于今年3月8日獲得深交所受理。中科信息表示,公司與上述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事項無關,本次交易的中止審查,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中國證券報】
業內人士分析,由于投保、理賠流程便捷,信息相對線下更透明,更貼近用戶線上生活場景,互聯網保險受到消費者歡迎。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及網民規模的擴大,保險公司紛紛布局互聯網賽道。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0年互聯網保險總保費實現65%的復合增長率。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互聯網保險對于行業中大量中小主體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和空間。中國的保險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如果大量中小公司商業模式跟大公司一樣的話,是沒有競爭力的,所以它們的發展要在特色化、差異化上下功夫,互聯網保險于是成為很多中小公司重要的探索方向。
“十四五”開局之年,國企重組整合正進一步提速。近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強調,積極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適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
業內人士認為,國企升級版結構調整政策呼之欲出,下半年國企重組有望進一步提速,鋼鐵、煤炭等傳統產業,以及信息與軟件、芯片等戰略新興產業重組整合料風生水起。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8月19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從三方面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包括推動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舉措等。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銷量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券商人士稱,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仍處于政策支持“蜜月期”,下半年新能源汽車消費環境有望持續向好,預計今年國內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繼續快速增長。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