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資本市場成為國企混改“好幫手” 23家上市國企官宣“A拆A”計劃
5月19日,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風電”)作為A股市場“A拆A”成功落地的又一案例,成功登陸科創板。至此,其成為自2019年底A股分拆上市的政策通道打開后的“國資分拆上市第一股”。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分拆上市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理順公司的業務架構、拓寬融資渠道、完善激勵機制等;從國資角度來看,亦有助于新階段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續、縱深推進。
近年來,監管部門三令五申,嚴禁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不過,《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仍有個別貸款中介公司企圖頂風作案,給首付貸穿上經營貸的“馬甲”流入房地產市場。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購房者要警惕相關風險,監管部門需進一步加大監督和審查力度,對涉及違規的中介機構、金融機構進行嚴厲打擊和處罰。
5月22日,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黃河石林景區舉行的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遭遇極端天氣。次日消息稱,共有21名參賽人員遇難,其中包括多名越野圈資深選手,這也是國內舉辦跑步賽事以來,最嚴重的一場事故。
嚴格來說,越野跑與馬拉松并不一樣,咕咚創始人兼CEO申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馬拉松屬于城市戶外運動,而越野跑更像是極限運動,涵蓋的地形地貌非常豐富,距離往往也比馬拉松更長,同時氣候變化莫測,“可以說,馬拉松只是越野跑的基礎”。
【證券時報】
備受市場關注的首批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打起閃電戰。據悉,在上周這類基金陸續成立之后,近期發布了上市交易公告,恒生科技ETF最快5月25日上市。
對于香港科技股,不少基金經理也看好這一領域,認為隨著中概股回歸和新經濟產業巨頭在港股的上市,公募、險資、年金等長線資金持續南下流入增配港股,這類新經濟科技公司正在成為中國經濟重要支柱,也將成為港股長期投資的重要主題。
截至5月22日,市場上總共有科創主題基金81只,總規模達1186.51億元。其中,2019年8月前成立的科創主題基金合計18只。由于布局時間較早,這些科創主題基金大都取得了不錯回報。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華夏科技創新A成立以來收益率最高,達到136.05%;大成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嘉實科技創新、易方達科技創新、富國科創主題3年、南方科技創新A自成立以來收益率也都超過了130%;此外,工銀科技創新3年、匯添富科技創新等多只基金收益也實現了翻倍。
上周末,五部委召開會議,聯合出手抑制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周一商品期貨市場應聲大幅下跌。
昨日,黑色系期貨跌幅居前。其中,鐵礦石主力合約跌逾5%,熱軋卷板跌近4%,螺紋鋼、滬鋁跌逾3%。此外,農產品也多數下跌。
上周末,國家發改委、證監會等五個部門召開會議,聯合約談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下一步,有關監管部門將加強大宗商品期貨和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對違法行為“零容忍”。
【上海證券報】
仁和藥業日前擬一次性收購7家公司的控股權,以期快速擴充大健康產業版圖。然而,從公司股價走勢看,雖然此次股權收購意向剛剛披露,但公司前期股價卻已提前出現異動,是否有投資者提前獲悉收購消息而搶籌?
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5月18日至21日,仁和藥業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4%,而公告顯示,此次意向協議達成時間正是5月21日,當日公司股價報收10.26元/股,漲幅達到8.46%。
“碳達峰和碳中和,賦予了儲能產業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5月24日下午,南都電源總裁朱保義的演講收獲一片掌聲。當天,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在杭州召開,近2000名儲能產業的代表共聚一堂,探討行業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尋求產業鏈的合作機會。
“堅定相信儲能行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國已有部分儲能技術在全球技術中處于并跑甚至領跑的階段,技術創新已加快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儲能作為一種優質的靈活資源,對于促進我國能源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監管部門對“偽市值管理”問題零容忍的背景下,為加強內部合規風控,不少基金公司、資管機構近日開啟自查,嚴格內部投資流程,程度不同地提高了個股的“入池”標準。在市場人士看來,短期小市值股票的波動性可能會因此加大,但也不能“一刀切”地完全放棄對于優質小股票投資機會的挖掘。
談到近期內控趨嚴,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一是核實基金經理是否有相關違規操作,一旦涉及“偽市值管理”等違法違規行為,即交由相關部門處理;二是對進入股票池的個股更加審慎,并剔除部分市場有爭議的股票,且建議賣出相關持有標的。甚至有券商資管人士提到,公司正在討論將市值200億元以下的股票剔除出股票池,且對個股的流動性提出了具體要求。
【中國證券報】
國內某第三方機構最新發布的一份面向股票私募的問卷調查顯示,多達61.54%的私募認為,當前A股市場仍將延續箱體震蕩,預計市場將“突破向上”或“震蕩向下”的私募比例,分別為30.77%和7.69%。整體來看,私募對于A股市場的多空研判基調,大體可定位于“中性”。
名禹資產認為,“政策淡季”疊加上市公司“業績空窗期”,當前A股市場在指數表現上預計將繼續處于震蕩格局,投資者需要淡化總量思維,建議以“結構性行情”的投資思路應對。
5月24日,兩市震蕩反彈,三大指數悉數上漲,上證指數上漲0.31%,深證成指上漲0.62%,創業板指上漲0.85%。數據顯示,此前兩周融資客積極加倉,兩市融資余額區間累計增加294.78億元,5月10日-5月21日中有9個交易日兩市融資余額增加。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短期A股投資者對通脹擔憂有限,但風險偏好較高、流動性環境仍將支持A股震蕩偏向上,布局結構性行情窗口依然存在。
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收盤,兩市兩融余額報16909.03億元,兩市融資余額報15075.23億元。上周融資余額增長164.81億元,上周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的9.14%,創近三個月新高。5月10日-5月14日,兩市融資余額增長129.97億元。這意味著,最近兩周以來兩市融資余額累計增長294.78億元。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逐步成為與我國經濟體量相匹配、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資本市場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成長;從“老八股”“老五股”到如今的4300多家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培育的經濟發展“主力軍”越來越多;從服務國企改革起步,到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相繼推出,資本市場體系漸趨完備……我國資本市場僅用30年就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歷程,股市成為國家重要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
改革激蕩三十載,資本市場整裝再出發。圍繞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持續優化法治環境、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等方面,一系列改革措施綱舉目張,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在開啟“十四五”規劃、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刻,中國經濟已站上新起點,資本市場將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