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4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要嚴格直達資金監管。財政、審計及相關部門都要加強監督,動態跟蹤地方資金分配、撥付和使用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問題,對相關地方和責任人要視情通報約談,對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徹查一起、嚴肅追責問責,確保直達資金用在刀刃上,更好發揮惠企利民實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直達資金規模大使用范圍廣,對直達資金監督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當前,強化直達資金監管進一步預示,財政資金直達模式將不再是一種臨時機制,而是成為一種制度性的財政支付模式長期存在,所以需要及時規范,形成長效機制,讓資金順利直達,安全直達,更好發揮惠企利民實效。
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管升級。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監督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21〕第3號,以下簡稱《辦法》),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金融機構反洗錢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要求,并完善了反洗錢義務主體范圍,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納入《辦法》適用范圍,增加網絡小額貸款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反洗錢義務主體。
董責險市場持續火熱,上市公司有扎堆投保之勢。同時,董責險費率明顯上漲,個別案例費率增幅達100%。根據WIND的數據庫和證監會官網等網絡公開信息可搜索到的數據,2019年和2020年每年均有超過70件股民索賠案例發生。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進行的不完全統計顯示,今年4月1日以來的20天時間內,已有38家上市公司發布擬投保董責險(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的公告,比去年4月份的19家翻了一倍,而去年4月份正值新證券法正式施行后的第二個月,當時上市公司對董責險的需求就快速提升,去年1-3月份,總共有14家上市公司發布擬投保董責險的公告。
【證券時報】
盛和資源(600392)4月22日晚披露2020年年報,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1.57億元,同比增長17.21%;凈利潤3.23億元,同比增長218.44%;基本每股收益為0.1845元。此外,公司擬對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元(含稅)。
同日盛和資源發布一季報顯示,2021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3.52億元,同比增長32.3%;凈利潤3.11億元,同比增長2787.37%;基本每股收益為0.1792元。
分眾傳媒(002027)4月22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20.97億元,同比下滑0.32%;歸母凈利潤40.04億元,同比增長113.51%;基本每股收益0.28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1.15元(含稅)。
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3.68億元,同比增長3511.27%,接近預告的上限。同時,公司預計2021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30億元~29.80億元,同比增長243.70%~261.91%。
4月22日晚間,愛爾眼科(300015)披露2020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12億元,同比增長19.24%;實現凈利潤17.24億元,同比增長25.01%;實現扣非凈利潤21.31億元,同比增長49.12%。公司擬每10股轉增3股派1.5元(含稅)。
愛爾眼科同時披露2021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5.11億元,同比增113.90%;實現凈利潤4.84億,同比增509.88%。
【上海證券報】
特斯拉鄭州女車主上海車展維權事件有了新進展。4月22日晚,在多個部門發聲后,特斯拉的態度發生重大改變,不僅將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提供給了女車主一方,還向媒體公布了發生事故前一分鐘的數據并作出文字說明。對此,汽車業內專家和法律專家給出了各自的看法。
特斯拉4月22日傍晚透露,已在當天下午5時,發快遞將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交付給女車主方面,同時發了郵件。特斯拉方面聲明,是鄭州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讓公司把數據自行給客戶的。“我們將毫無保留地配合監管部門開展深入調查,開誠布公接受社會監督。”
近年來,各類互聯網平臺及理財投資產品層出不窮,一些機構往往邀請明星進行代言或站臺,以增加平臺和產品的關注度、知名度。昨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警惕明星代言金融產品風險的提示》(下稱《風險提示》)稱,這些代言存在過度宣傳、承諾高額回報、誤導性宣傳等問題,嚴重損害了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消費者要理性看待明星代言,做到“三看一防止”,切實防范金融陷阱。
由于輕信明星的代言“背書”,王女士和她的朋友小張分別在理財平臺“愛錢進”上投資了2萬多元和27萬元。此后,“愛錢進”爆雷,王女士因為投入資金較少,還收回了部分本金,但小張投入資金數額較大,至今尚未拿回所有本金。據悉,汪涵和劉國梁代言過“愛錢進”。
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獲悉,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關于短期健康險續保表述備案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人身險公司對備案產品條款進行調整,并制定方案在已售保單保險期間屆滿后以表述規范的產品予以替換,對于主動停售的產品,嚴禁以監管規定為由對消費者進行虛假宣傳。
近年來,以百萬元醫療險為主的短期健康險被保險公司通過“承諾續保”“續保至105歲”等宣傳條款包裝成了達到長期保障目的實質性長期險,在網絡上一路走紅。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此前多次表示,部分保險公司銷售行為不規范,把短期健康險當作長期健康險銷售,一旦賠付率超過預期就停售產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利益。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